王笑京: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战略

2012-04-26 09:28
奔驰,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做。欧洲的车路合作系统,也已经进入到了现场实验,他们的实验是08你开始的,现在正在进行第三阶段,其实第三阶段已经快结束了。在这个领域里,不是解决交通拥堵,而是解决道路安全的问题。整个事故发生率下降了60%到70%。所所以大家共同做这个产业。结果就是到去年,在日本将近七千多公里到八千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所有的布局完毕。为这个专门设计的车载设备,全部实现了产业化,计划在五年内发展一千万用户,也就市在原来三千多万用户基础上,四千不停车收费的基础上再发展一千万的用户。而这个车载导航安全辅助驾驶,不停车收费都可以提供。而且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车前装后装都已经接受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加强车和车的属地交互。还有用于智能交通的无线交通系统。我们对国外智能交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结论,  对环节交通拥堵是有用的,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对安全作用突出。所以我们现在各大汽车厂商,包括欧美日的政府都在集中攻这部分,这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经常谈的商业模式有关系,和车辆结合在一和,是向政府宣传的卖点,也是向消费者宣传的卖点。当然环保也是最近的重点。在发达国家,信息领域和交通领域对智能的看法并不一样,这一点在日本有两套做法。在欧洲欧盟委员会,信息部门和交通部门也是两个看法。 

  中国新一代的发展战略,中国已经做过,已经进行的情况,我就不去说了,就把这张图告诉大家,我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已经覆盖到成都了,为了实现像日本一样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也实现了我们的产业化。我们都是自己的知识产权,国际上的芯片厂商按照我们的标准生产芯片,这是我们智能交通非常赞赏的项目。北京市的情况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很显著,解决拥堵也有一定的成效。 

  发展战略有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方向和路径的转变,前十年围绕小汽车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要以管理领域服务为主,以小汽车服务为主,效率优先,借鉴国外、技术跟踪,发展由技术引领为主。未来十年,我们为出行者服务为主,为公共交通服务为主,效能、安全、生态并重,自主发展。 

  交通运输部对下一阶段的安排做了总的安排。下一阶段我们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有什么特点呢?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第二,信息采集到更高的阶段。 

  第三,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 

  与前一段ITS发展的比较,具体的不说,我们的技术要做很大的改变。 

  在技术攻关上,交通数据实时获取,车路信息交互技术,交通数据处理技术,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这都是从交通的角度来讲的。 

  在集成应用上,公共交通服务和城市交通协调管理,交通运行角度与应急处置,出行便利化和信息服务,以及货物运输组织与优化。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我们营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重点领域产业的发展。 

  当然要考虑智能交通标准化。时间的关系,不去念,大家可以看。和我们目前关注物联网的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简单说一下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开发与物联网的关系。 

  首先物联网的技术和来源是什么呢?它的技术、传感器、传输、处理。 

  智能交通来讲是集成应用的系统,我们关注的是技术,而不是概念。我这里就要提出几个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提。物联网是一个概念,是在信息不断发展中产生的。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作为我们现在的系统,我们物联网是依靠信息技术采集识别和传输处理,包括我们的移动通信,我们就问这个技术是物联网特有的技术还是通用技术?我们认为是通用技术。 

  当然我们智能交通来说什么都要用,有用的就用。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一定要研究物联网要开发的系统和原有的应用系统有什么区别。 

  物联网所用的技术可能比物联网本身还要快,比如传感器。这我们怎么处理?作为智能交通来讲就会提出一个疑问,我是传感器的应用还是物联网的应用?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为什么呢?只要用上就可以。 

  有关发达国家和我们物联网相关的东西,讲几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在谈Telematics,它不是新东西。在9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智能交通研讨会,后一个词就是Telematics。Telematics这个词还有别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大家自己去理解。 

  第二,智能交通当中大量的利用了传感器通信技术。大家注意,在下角的图,似曾相识,这是之前物联网用的图。这个事实是人家已经走了很远,我们怎么开发我们自己有特色的东西。这个领域里,在发达国家已经接近于实用化。日本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V2V、V2标准。从09年开始到2011年欧美日三家建立了战略三角关系,他们分别签订了协议,就是在通信领域,为什么呢?日本卖车到欧洲怎么办?欧洲卖车到日本怎么办?他们已经建立了车路合作的联盟。这是去年刚刚成立的CAMP联盟,把汽车厂商也加入进去了。这就提出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如何布局? 

  第一,按照智能交通领域体系化的安排安排我们的工作。 

  第二,交通运输部要和工信部紧密的合作,为我国的国家的知识产权提供空间。而且交通运输部要重点抓好我们的路网信息资源。 

  我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了不少工作。 

  我们建立了可实现全国感知及云存储和云计算的路网。开展了交通领域物联网标准化的研究,我们特别重视跟其他行业的合作,我们在物联网总体组统一领导下,在标准委、发改委统一安排下进行工作,希望各个行业走到一起,共同为我们国家的物联网提供很好开发应用环境。我们已经制定了交通领域应用的标准体系框架,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标准基础。 

  以上就是我利用这样一点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个总体情况,由于电脑上有点差别,可能有点零乱。如果有进一步的需要,我们愿意跟大家进行交流。谢谢大家!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