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行业协会 促进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宁夏现代物流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摘要)

2008-06-20 11:3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的30年。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8%,2007年达到11.9%的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尽管遇到了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这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国内物流业30年发展的严峻考验。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物流企业网络和运作经验,不仅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抗震救灾的有力支撑。
   
    当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对我国物流业30年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1978年,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对外开放,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物资工作考察团也就在这一年访问了日本,回国后的考察报告第一次把 “物流”概念介绍到中国。1984年,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1992年,党的 “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方式,国内传统物流企业开始改革重组,向现代物流转型,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各类物流企业形成了 “三足鼎立”,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业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出台指导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物流标准、统计、人才培训、科技创新和理论研究等各项行业基础性工作相继展开。2003年,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全国政协物流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建立。2006年,“十一五”规划提出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我国物流业进入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75.2万亿元,同比增长26.2%。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7.6%,表明物流业每增加5.68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1个百分点。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新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和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加强深度合作,流通企业强化物流功能,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了一批物流功能聚集区。许多省市都把发展物流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去年,国务院出台 〔2007〕7号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办发 〔2008〕11号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家发改委主持制定的全国物流业发展规划进入审批阶段,正在研究关于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出台 《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财政部正在研究建立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的财政支持政策;国家税务总局继续推进物流企业税收试点改革;铁道部筹划建设铁路物流中心;交通运输部推进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工业与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全国性和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建立行业协会,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但物流企业利润率持续下滑。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01年的19.4%下降为2006年的18.3%以来,一直在18.3%~18.9%之间徘徊,2007年比上一年还高出0.1个百分点,达18.4%。我国的这项指标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2500亿元物流成本,可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期物流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二是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但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不强。许多大中型制造和商贸企业自营物流占有相当比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比较低;而我国物流企业“小、散、差、弱”的现象严重存在。三是物流产业发展很快,但相关要素支撑不够。包括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和信息化水平等都赶不上发展的需要。四是政策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许多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尽管我国现代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强劲的需求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降低物流成本的压力和动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带来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我们可以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信息化,跨过发达国家先有工业化、后有信息化的阶段。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业发展道路。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天下黄河富宁夏”。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应该成为宁夏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宁夏物流业该如何发展,在座各位最有发言权。下面,我结合全国同行业的情况,谈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结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物流运作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基本政策。我国服务业比重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带来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就宁夏来看,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分别为11.7:50.4:37.9,也就是说二产占据 “半壁江山”,三产的比例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繁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作十分紧迫。就工业结构看,能源工业优势明显,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居全国第5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310多亿吨,居全国第6位。新型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发酵、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碳化硅、金属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