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阔步迈向世界级企业

2007-11-26 14:20
百货生产、零售的企业挤进了房地产,家电制造公司挺进了餐饮娱乐业,在收获暴利之后很快跌入泥淖。能够坚守自己起家行当、坚持专业化道路的企业是不多的,徐工应是国内这方面坚持主业并不断壮大的典型。

  王民再大的企业其实也如同做人一般,除了极少数的天才,一个人一生能做成、做好一件大事,那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美国通用公司(GE)前CEO韦尔奇注重兼并重组、倾向多元化。GE取得一定的辉煌之后就不断出现危机。一时间,多元化、产融结合似乎给企业附上了一个“魔咒”。而继任者伊梅尔特在GE内部大刀阔斧剪除枝蔓,用保留原先的主业来实现效益的有机性增长。

  在徐工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始终不变地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工程机械主业和专业化生产。通过多次内外部资源调整重组和优化组合,在发展壮大汽车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三大主机的基础上,又先后调整发展了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筑路养护机械、随车起重机械、特种工程机械等主机生产企业,发展壮大了液压元件、回转支承、驱动桥、齿轮箱和专用底盘等基础零部件企业。通过集团内企业的不断重组和裂变,主机与基础件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优化,支撑了集团的快速发展。

  在徐工,“专业化为主”给我们的甜头是,199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2000年50亿元,2001年63.1亿元、2002年92.4亿元、2003年150亿元。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和2005年的市场调整,2006年又遭遇改制攻坚战,去年仍达到202.6亿元;总体盈利能力也得到快速提高,由1999年的4600多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7.8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徐工营业收入再创新高,达到22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年营业收入将全力冲刺300亿元。徐工已真正步入了集约化、跨越式增长的快车道。

  《高端对话》国内有一位经济学家结束徐工调研之后,曾这样深有感触地说,是什么使徐工集团创造了一系列辉煌业绩?是什么使这棵大树经受风雨愈加健壮挺拔?归根结底,徐工集团制胜的法宝是——在企业文化精髓培养之下的品牌战略。

  王民美国企业传奇人物亨利•福特在他的《自传》中说:“你可以没有资金,没有工厂,没有产品,甚至没有人,但你不能没有品牌,有品牌就有市场,当然也会有其他。”当然这是他极端的说法,也只有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才有可能这样。中国人的思维惯性当中更倾向于“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没有产品谈品牌等于空中楼阁。

  对于品牌,徐工人都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在徐工成立之初,我们就及时注册了“徐工”商标及其英文缩写XCMG,甚至“徐工集团”及其英文缩写都注了册。

  《高端对话》仅有敏感性和及时注册,只是品牌建设的开始,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王民徐工的品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社会品牌。在品牌建设上,徐工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合品牌。从集团成立到2001年之前,徐工三大主导产品在保留原有品牌的同时,加上统一的“徐工”品牌标识,在徐工整体品牌宣传上,重点推介“徐工”牌。因为单一品牌更有利于集中资源和投入,降低品牌培育的成本。不久徐工的形象广告在凤凰卫视和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强势亮相,“徐工徐工,助您成功”很快成为全国民众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从此徐工进入国人视野。

  2002年11月,第一届上海宝马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是徐工统一品牌后的首次集中展示。自那时起,从德国的慕尼黑宝马工程机械展,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等世界各大展会,都能看到徐工的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摊铺机、推土机、平地机、旋挖钻机、水平定向钻、混凝土泵车、铰接式自卸车等庞大的产品群均统一“徐工”标识、统一颜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整个展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每次展会上参观者都深刻感受到,只有徐工才具备与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相抗衡的实力,徐工是当之无愧的国内行业排头兵。“徐工”品牌由此在国际同行中赢得了美誉。

  2004年,徐工商标荣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徐工”牌装载机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徐工品牌价值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高居榜首。

  《高端对话》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指标就已全面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这是否表明徐工经营规模在加速裂变,集团的整体优势日益凸显?

  王民是的,除连续18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排头兵的位置外,徐工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刚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191位和中国制造业第191位。同时在国家发改委技术中心评比的全国400多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徐工位列第15位。

  技术创新是打造徐工品牌的主线。集团把每年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开发经费,拥有了全国同行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有6位博士后进站工作。有技术创新的支撑,徐工每年有60多种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推向市场,自主研发的QAY25全地面汽车起重机、RP1250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QUY150履带式起重机、QY65K汽车起重机获二、三等奖。目前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已超过50%。

  《高端对话》刚刚我在徐重了解到,目前国内订单已排到明年3月,国外订单需要等货时间更长,要到明年四五月份。这种情况无疑是令你们的同行羡慕不已的。你们是如何解决产销“瓶颈”的?

  王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是品牌战略的支撑。去年9月1日,徐州重庆工程机械建设基地在重庆九龙坡开发区奠基,到今年6月就已正式投产运行,标志着徐工走出徐州的发展战略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仅去年一年徐工技改投资就达5.6亿,是企业历史上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其中投资3.4亿元的徐液公司“提高液压缸质量和能力技改项目”已投入使用,标志着徐工大步向基础零部件领域进军。徐工科技金山桥新工厂建设项目——“大型装载机、拌合站及齿轮箱技术改造项目”也于今年4月完工。

  《高端对话》“徐工”已成为国内外用户认同的中国工程机械领先品牌,徐工已初步具备了一个国际化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徐工是怎样打造世界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王民近几年,围绕建设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公司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市场投入,加强海外经销商体系,完善重点市场的售后服务及备件供应网络和服务中心管理,使企业产品出口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徐工出口创汇2005年在行业率先突破一亿美元之后,2006年首次突破2亿美元,达到2.48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突破4亿美元,接连实现了翻番增长。
  自主技术创新始终是徐工打造世界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目前,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标准,徐工土石方机械和起重机械等主机产品已迅速达到欧盟CE认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