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二:不论是从为公安服务还是民用市场服务的角度,我们确实非常关注国内外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状况,因而,会对国内外很多厂商的产品进行深入地测试和比较。通过这些测试和比较,我可以比较自信地说:今年国内厂商在UHF频段上,不论是芯片、读写器、还是天线设计与制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所以,从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和价格成本三个关键性指标来看,国内厂商的产品相比国际而言,越来越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竞争优势。
徐东英:站在为公安服务的视角,您对国内外UHF频段的技术和产品的特点一定有比较多的了解吧?那么,您怎样看待国内外RFID技术和产品的差距呢?
黄银龙:不论是从为公安服务还是从为民用市场服务的视角,我们确实非常关注国内外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状况,我们使用过多家国内外厂商的产品,今年在武汉进行了实际道路环境下国内十几家产品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和比较,我可以比较自信地说:今年国内厂商在 UHF频段上,不论是芯片、读写器、还是天线设计与制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首先,在RFID 标签芯片研制上,国内一些企业已经研制出了大容量的UHF晶圆;其次,在UHF读写器技术方面,国内一些产品在读写性能等关键性指标方面也达到有些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在UHF天线设计和制作方面,国内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以,从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和价格成本三个关键性指标来看,目前国内厂商在UHF频段的产品,正在越来越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竞争优势。而在我们公安部三所自主研发的车辆精准管理系统中,尤其是在高速、远距离识别、读写方面,我们所达到的技术水准,也让国外很多厂商都感到十分惊讶。我认为,RFID技术有其特殊性,针对每个不同的应用环境,实际满足应用需求、最适合的产品才有意义,特别是电子标签。举例来说,我们的UHF频段陶瓷电子标签安装在车辆上的情况下能读25米以上,在国内外是领先的,而拿下车来,性能反而会下降。
当然,由于在UHF 频段上我们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尽管进展很快,但也必须看到,在很多方面相比国际水平也还是有差距的。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各种读写机具的性能以及成本、标签的丰富程度以及成本、读写机具和标签上的核心器件以及工艺制作等方面。所以,国内企业要多参考国外经验,少走弯路,降低成长代价,这样才能够做到加速发展。
徐东英:您怎样看待目前中国RFID产业链的状态,您认为国内企业在哪些方面更有机会?
黄银龙:我认为我国在HF频段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在UHF频段,自从去年无委会正式开放了“840-845 920-925”M的频段后,今年国内整个UHF 频段的产业链发展迅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国内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和政府支持力度方面有很大优势;同时目前随着中国加强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交流,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很大便利。目前,国内有着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也比较多,这都为我国的RFID系统集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徐东英: RFID的应用分成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等,您怎么看待这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公安部三所重点会在哪个市场发展?
黄银龙:LF频段目前主要用于ID卡考勤等方面,缺乏大的应用支撑,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HF频段由于有交通卡、二代身份证等大的应用作为支撑,且产业较为成熟,成本较低,可存储容量大,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有大量的需求。UHF频段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可高速移动状态下识别的特点,随着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HF频段的读写器与标签成本都比较低,而UHF频段的读写器和大容量标签成本相对较高,未来三年,UHF频段的读写器和大容量标签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同时,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结合在应用中对识别距离和容量的实际需求,采用多频多芯融合为一的标签会是一个未来的应用发展方向。例如我们目前就使用了既包含HF频段晶圆,又包含UHF频段晶圆双频双芯的标签。
我们认为HF频段和UHF频段各有优势,当然我们公安部三所重点会在UHF频段上发展,同时作应用集成时,也会使用HF频段技术。
精彩观点三:对于未来五年RFID的发展,我认为关键性的因素还是在应用。必须靠应用带动技术,靠应用带动标准,靠应用带动产业。目前各行各业的应用都还处于逐步启动的阶段,远未达到大面积、大区域、大范围展开的阶段。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是:前两年主要是应用试点阶段。但只要发改委的应用试点成功,第三年,从国家层面一定会全面加大对RFID应用的推进力度。所以,我认为RFID市场的真正启动是在两年以后,要等发改委的项目试点成功以后。到那时,在各行各业应用的带动下,中国RFID市场会有一个大规模的增长,会迎来一个RFID大发展的春天。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下,HF频段的应用这几年会是一个平稳向上发展的曲线,而UHF频段将呈现出大规模增长的态势,逐渐成为RFID市场的主流应用。
徐东英:刚才您从几个角度谈了中国RFID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了各个频段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那么,您认为过去、现在及未来推动中国RFID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制约中国RFID产业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
黄银龙:我认为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包括以下四个互相关联的方面:
1)应用的需求开拓是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根本:纵观国内RFID产业在HF频段成功发展的历程,从公交一卡通,二代身份证,直至目前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整个产业发展推动的根本来自于应用需求的开拓,说到底,没有应用需求,也就没有RFID产业。
2)国家的引导是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基石:首先,历年来国家科技部RFID技术相关的863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