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2937亿

2025-01-06 16:45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达2937亿元。

  医药流通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在向上游企业采购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折扣、返利和更低的采购价,通常会采用现款现货或高比例预付款的采购方式;另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在向下游客户销售产品时,通常会存在一定的赊销信用期。

  因此,自有资金实力决定了医药流通企业的业务规模和发展空间,现金流成为了医药流通企业运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指标。

  当应收账款偏高,现金流入减少,医药流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举措都将受到影响。近几年,医药流通企业的应收账款为何屡破新高?应收账款高企对企业的策略有哪些影响?医药流通企业们分别做出了哪些举措?

  2937亿背后的秘密

  在诸多医药流通企业中,上海医药的应收账款最高,达830.7亿元。事实上,作为中国第二大医药商业企业,上海医药的应收账款总金额长期排在前列,如其2023年末应收账款720.34亿,2022年末为667.6亿,三年增长率约为42.96%。

  需要说明的是,医药流通领域的下游客户是公立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此类机构信用状况良好,期后回款情况良好,实际发生坏账的风险极低。例如,开开实业1年内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例约为99.8%,而1年内应收账款收缴的完成率超99%。再如,鹭燕医药、浙江震元、达嘉维康、第一医药等企业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分别为0.5%、5%、0.25%/5%,5%。

各企业对不同账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根据统计,药易购是应收账款三年增长率最高的医药流通企业,达1429.98%。其次是开开实业、国药股份、柳药集团、国药一致,分别为384.49%、77.6%、61.05%、56.83%、51.17%。

  通过高增长的药易购、开开实业等企业,我们发现了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加速增长的原因。

  第一,新兴业务与医药批发业务快速增长,赊销模式刺激应收账款高企。以主要面向院外市场医药流通服务的药易购为例,2021年-2023年,其应收账款从0.27亿元增长到1.23亿元,并在2024年第三季度达到4.213亿元。

  这是因为药易购加大力度拓展线上零售业务。2022年,药易购旗下的健康之家连锁、康乐康连锁药房、重庆药大麦药房等品牌纷纷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开通医药B2C销售权限。同时,药易购还借助抖音平台布局OTC非处方药的直播电商业务。其中,药易购旗下的重庆药大麦、精诚名医等子公司均采用赊销模式的业务,导致年末应收账款增加。

  2023年,药易购线上零售业务迅猛增长,旗下重庆药大麦、精诚名医采用的赊销模式业务增加,以及药易购部分新客户赊销业务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增加较多。根据财报,2023年药易购医药零售(线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9.51%。

  另外,药易购的医药传统业务增长也是其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2022年,药易购的医药批发(商业分销)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2023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26%。

  除了线上零售,医药流通企业还发力SPD业务。例如,开开实业的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0.97亿增加到2024年三季度末的4.7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区域化SPD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SPD是一种全院医用物资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SPD是将进货管理、在库管理、运送管理和消费管理等事务进行统筹规划,“让物流的归物流,让临床的归临床”,并在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SPD,医院可实现供应链精细化管理、高值耗材全流程可追溯、物流管理成本明显降低、医用物资管理效率提升。

  过去,院内医用物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管理效率低,不仅增加医院开支、加重医护工作人员负担,还影响物资运转效率。基于SPD模式的优势、医院智慧化的趋势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购SPD服务。

  2021年,开开实业就开始布局SPD业务,并初步构建了区域化SPD模式。2022年,开开实业推进SPD系统的中标与上线运行,完成物流ERP、仓库管理系统等多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测试,还实现了供应链协同平台、商业智能系统的搭建。在研发与推广同步推动的情况下,2022年开开实业的SPD业务实现0.35亿元收入,并完成了产品的打磨,为后续的高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3年,开开实业基于产品优势快速推广院内一体化SPD系统,成功在27家区属医疗机构全面上线。得益于上述措施,开开实业的SPD业务当年实现2.5亿元收入。2024年,开开实业的SPD业务继续高歌猛进。财报显示,该业务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3.19亿元的收入。

  根据开开实业公布的消息,其区域化SPD业务的销售结算模式及信用政策是:医疗器械采取出库消耗结算,日清月结,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采取分级分层管理确定结算模式,根据医疗机构的层级属性给予3个月到12个月不等的信用期。

  因此,随着区域化SPD业务由起步阶段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开开实业对信用情况良好的区域事业单位类客户的销售金额迅速增加,其应收账款也随之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开开实业SPD业务相关应收账款为2833万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该业务应收账款为3.38亿元。

开开实业区域化SPD业务收入及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不止是开开实业,上海药业、九州通、华润医药、国药控股、国科恒泰等流通企业均在大力发展SPD业务,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政策变革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医药流通企业稳步扩张,应收账款对应增高。根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稳步提升。

  2023年,排名前五的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长9.6%,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1%;且五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51.3%,同比提高1.5%。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集中度正在持续提高。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