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在中国的最西边,却在亚欧大陆的中心,依托“五口通八国”的国际区位和南疆城市群中心优势,一边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一边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培育跨境电商,定位是联通中亚和南亚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客观上要求更为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因此,需要推进商贸服务型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高效能口岸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物流生态。除了三大枢纽,新疆还许要建设区域物流枢纽,布局一批区域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现代区域物流体系中,城市物流枢纽将成为带动所在地区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门户接口,将推动区域物流与产业协同。新疆维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指出,统筹全疆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提升物流枢纽区域辐射能力,培育建设15个左右区域物流枢纽,推动国家及区域物流枢纽系统成网、一体化运行。
2、通道建设更重要
10月31日发布的自贸方案,明确要求新疆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支持发展中吉乌公铁联运,探索发展中巴多式联运,推动自贸试验区内陆港、口岸、园区、企业等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强化区域协同联动/通道建设,就是要求畅通核心区骨干物流通道,构筑双向开放的陆路物流体系,畅通疆内、进出疆、国际三大物流循环,构建内外联通、高效安全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其中,加快跨境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备受瞩目的中吉乌铁路更能彰显这一重要意义,这条自喀什途经吉尔吉斯斯坦,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的铁路,历时十年,才完成可行性研究,于今年7月开工,是全球最短的欧亚大陆桥。中吉乌铁路一旦建成,将跨越帕米尔高原,与外高加索走廊相连,成为第三条亚欧大陆桥,从新疆喀什出发把货物运往欧洲,将比之前缩短900公里,节省七到八天,届时,喀什自贸区物流枢纽将是中吉乌铁路这条关键大动脉的起点。
更为重要的是,中吉乌铁路将直接触达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和中东,起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重要作用。除了国际通道畅通,也要构建通畅的疆内物流体系,其中重要的畅通是连接南北疆的物流大通道,增强南北疆物流循环和经济联系,形成深化南北疆产业联系、增强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格局,推动南北疆经济联系和物流转换,形成无缝连接经济,物流共同体。
3、根据特色做物流
新疆的物流故事是要重构服务产业链的物流系统,通过构建物流系统保障产业链的安全,为自贸区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坚实后盾,因此,物流建设应以产业链合作为基础拓展对外产业链,扮演好稳定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角色。基于新疆自贸区打造各具特色的枢纽经济集聚区,应发挥物流大通道高效串接产销、联系生产网络的优势,系统谋划物流与一二三产业发展,优化通道沿线产业布局与分工合作体系,打造国际化区域通道经济走廊。新疆最大的特色,应是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瓜果,物流建设就是要让新疆优质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疆货不再难卖。山川壮丽、物产丰饶的新疆,农产品不但品质好,而且质量优,瓜果更是世界有名,过去,新疆深处内陆,物流不畅,经常面临“瓜果品质好,却卖不上好价钱”的尴尬。
农产品国际化,冷链建设是根本,这就是新疆冷链枢纽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贸区总体方案指出;推动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新疆物流规划也明确提出打造“331”冷链物流网路体系,培育建设10个左右区域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集配中心。RCEP协议生效,使东盟市场对新疆的特产需求量有增无减,由于物流通道开拓,中欧班列的回程优势,新疆本地鲜果通过陆海新通道出口至东南亚各国,例如,吐鲁番市的哈密瓜,通过冷链班车,在重庆集结,驶向泰国曼谷,仅用时8天时间,总之,在自贸区政策的辐射作用下,新疆将形成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和畅联亚欧大陆的物流通道网络,将重构我国交通物流版图,形成陆心时代,使我国中西部城市,能像沿海沿江城市那样崛起。
二、中欧班列,新疆物流的亮点
说起国际物流,跨境物流,就不得不说取得重大成效的中欧班列,而新疆是中欧班列重要的交通线,自贸区方案中提出: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班列,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中欧班列被誉为“一带一路”的钢铁驼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自2013年以来,已成为运行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辐射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陆上欧亚物流赛道,中欧班列十年间累计开行超过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中欧班列已形成西、中、东三条运输大通道,新疆是中欧班列的西部通道,重要枢纽,最新数据显示,新疆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线路达187条,通达欧亚23个国家;截至今年9月底,经新疆过境的中欧班列累计达6.6万列,占全国比重超八成。出入境中欧班列年均增长68%,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亚欧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的中坚力量。新疆为中欧班列构建了“+西欧”集结体系,推动中欧班列织线成网,为我国内陆城市乃至沿海城市发展创造了契机,提供了重大机遇。内地城市的中欧班列,通过狭窄的河西走廊联结新疆与中亚,通向大陆彼端的欧洲腹地。新疆地缘上的先天优势,新一轮对外开放空间格局中的地位,自贸区的政策扶持,对中欧班列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全国有72个城市开了中欧和中亚班列,来自华东、西南、华北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汽车、粮食、木材等大宗商品,共53大门类、5万多个品种,通过中欧班列向西运输,新疆是其重要通道。例如重庆,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因新疆的鼎力支持,实现了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开辟出这条西向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了与欧洲大陆的紧密联系,是最频繁的中欧班列之一,也是中欧班列中最具竞争力的品牌,越来越多的“重庆制造”搭乘中欧班列,经新疆的口岸走向海外。2022年8月,海防—重庆—乌鲁木齐—阿拉木图的首列铁海联运中亚班列正式开行,将原有中欧班列线路进一步延伸至RCEP成员国。中欧班列使成都、重庆这些西部城市的出口贸易额,飙升到了五六千亿元了,四川,过去五年的出口增速达到了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