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难,中国新能源车企何去何从?

2023-09-27 21:09

      关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路透社表示,这将是自10年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最高调、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反补贴调查。然而,光伏产业发展的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并没有在振兴欧洲光伏产业上起到多大作用。

640.jpg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落地,可能会重演当年光伏产业的路径,不但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进步,而且会对欧盟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伤害。反补贴调查,目前仅是启动调查而并未定论,最终是否落地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潜在政策、落地时间并未明确。反倾销调查与反补贴要分开看,反补贴很多调查举证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但是,如果调查结论成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或将面临惩罚性关税,必定会带来一系列冲击波,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西进”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中国汽车出口量下降,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先说低价。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反补贴调查,完全站不住脚,所谓“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评估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通过低价商品对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当前中国电动汽车并不以低价为卖点,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中国的电动车往往在国内卖的比国外便宜的多的多,大部分出口欧洲的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价格较国内价格几乎翻倍,是不符合“低价”说法的,例如,大众汽车旗下的ID.3车型,在德国售价为4万欧元,而在中国售价约1.5万欧元。难道嫌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卖的还太便宜,需要把售价再翻个几倍吗?对欧洲老百姓这是个好事吗?再说补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中国电动汽车因获得巨额补贴而压低价格,“扭曲”欧洲市场,欧洲人显然选择性忽视了欧美早已展开工业补贴竞赛的事实。各国都在出台政策支持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只是更早实行补贴而已,而且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国补”政策已经于2022年终止,2022年12月31日,延续13年的电动汽车“国补”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有的欧盟成员国至今仍在对本国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2023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增加国家补助,使欧盟国家能够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产品的生产领域中与其他国家竞争况且,中国免购置税政策仅限国内,不涉及出口,免费送绿牌政策在欧洲也不适用。总之,中国能够成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靠的不是补贴,靠的是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

欧洲车展,墓尼黑.jpg

  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进入欧盟市场且发展势头迅猛,不是由于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是因为充分市场竞争下的中国产业链竞争力强,在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中累积出了整体产业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中,2022年销量排名前三的品牌沃尔沃、名爵、极星还都是中国车企收购的欧洲本土的汽车品牌。从全球趋势来看,欧盟的制裁措施并不会对我国相关车企的全球战略布局产生根本冲击,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市场渗透率为35%左右,国内还有很大市场需求。另外,可以寻找其他市场来替代欧盟市场,比如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还有俄罗斯这些被西方产品拒绝的国家,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从而减轻欧盟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东南亚更是核心“战场”,接壤带来的便利,以及日韩欧美系车企对本地化需求探索并不深,让东南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胜地。就目前来说,反补贴调查也将波及在中国制造的非中国品牌车型,如特斯拉、宝马等,但大概率欧盟很可能会区别对待。

       三、机遇何在?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潮一浪接一浪,不仅数量上已经一跃成为首个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品质方面,也逐渐撕下了多年前“廉价低质”的标签,我国终于通过在电动车上的发力,实现了这一弯道超车,怎样发挥这一优势?

欧洲工地.jpg

  质优价廉才是中国电动汽车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原因,而这背后是中国过去10-15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产业集群形成的低成本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背靠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企业,通过不断试错验证工艺,进而扩大生产规模降本提质,最终积累成综合性优势,形成正向循环。中国具备领先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同时,高智能化的自动驾驶水平和丰富的汽车软件也让欧洲车企无法企及,只要中国车企不断的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等,那么欧盟双反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外资品牌愿意在中国设厂,不是因为中国有补贴,而是因为中国有最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拥有很好的汽车产业工人,正如马斯克盛赞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工人聪明且勤奋。欧盟的调查,可能也是一个机会,使中国车企形成共进退的立场和策略,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工具箱,准确掌握欧盟立法信息和进展,与商务部密切合作,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和欧方开展谈判。以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随着行业复杂度和门槛的提升,产业链内的车企联合以及车企与科技企业的联合,日渐变成了一种行业趋势,也可以说,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迫使各大车企不得加强产业深度绑定。慕尼黑车展开幕当晚,上百位中国汽车人相聚慕尼黑酒店宣布成立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50位主机厂和供应链企业代表成为发起单位和第一批成员。反对调查,我们也有牌可打,多数欧盟成员国表现出担忧,质疑此举会作茧自缚,伤及欧洲汽车产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欧盟必须考虑到中国可能的强烈反应,还有消费者的声音,对于欧盟来讲,与其调查中国电动车为什么低价,不如帮欧洲消费者找到购买便宜中国电动车的方法。

640.pn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