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元宇宙概念大火,但也正是大众认知到元宇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之后,热度便降了下去。 不过,产业端、投资端对元宇宙的热情并没有明显下降。在与元宇宙相关的虚拟人、社交、VR/AR等领域,都少不了大公司布局的身影。 今年开年以来,虚拟数字人就成了投资界的宠儿,第一个月便融资近百起,金额累计超过4亿元。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娱乐公司,纷纷布局虚拟数字人,发布数字人产品。 VR/AR领域虽然目前还尚未有技术层面的创新,但不影响业界对该领域的看好。有人认为字节跳动未来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一个是TikTok、另一个就是VR设备Pico所处的事业部。罗永浩最近也公开表示,再次创业的方向是AR,称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元宇宙社交类APP不断被孵化出来。先是啫喱上线之后又快速下架、字节旗下被外界视为是元宇宙社交产品的派对岛也在内测中。6月,曾经的“直播第一股”映客公司更名为“映宇宙”,并要将业务全面向元宇宙方向转型。 对于遥远的元宇宙,投资人们高度关注的是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近一年来都在重点关注元宇宙,尤为关注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 “现在谈实现元宇宙,就相当于路都没修好,水电还没通上,就要修建迪士尼”,王晟指出,元宇宙基础建设当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以虚拟数字人为例,一方面,3D动画的生产成本很高且周期较长;另一方面,原本应当是沉浸式的数字人3D形象,目前依然大多是以短视频形式呈现。 他认为,元宇宙基建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包括算力基建,以支撑元宇宙的海量计算需求;人工智能技术比如AI感知算法以加强虚实连接;3D图形学及相关生产工具的建设,用以构建虚拟数字空间。
“未来三到五年,元宇宙领域必然是要先在基础设施层面实现提升,只有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会有内容生态的丰富。”王晟表示。
Web3:元宇宙未至,“下一代互联网”先行?
在2022年元宇宙概念相对“收敛”、产业端、投资端埋头铺路之时,Web3成为了创投圈最火热也最具争议的风口。
Web3基于区块链而存在,强调实现去中心化,相较于Web1.0时代只能静态单向阅读信息,Web2.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参与交互,Web3.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并拥有数据所有权。 在王晟看来,相比元宇宙是生产力的创新,Web3是生产关系的创新。在区块链底层技术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如何构建经济系统、加速应用的落地,是探索Web3领域的重点。 Web3之所以能火起来,某种程度是因为,它在一些投资机构眼中是快速“造富”的新领域。在海外,越来越多的公司因为估值十倍、百倍的增长,给投资人带来十倍、百倍的高收益。 自去年以来,a16z、Paradigm等风投机构,都成立了数十亿美金的Web3基金。今年6月,红杉资本又推出总规模达28.5亿美元的两只新基金,将扩大Web3领域投资,据不完全统计,其仅今年前4个月就已投资近20家Web3公司。 Web3领域独角兽也接连出现。Web3安全公司CertiK于4月宣布完成8800万美元的B3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5月,加密金融服务提供商Babel Finance完成B轮8000万美元融资,估值20亿美元。 “Move to Earn”Web3游戏STEPN也是自去年11月上线之后,不到半年就宣布估值突破了10亿美元,平台代币的流通市值最高时超过了200亿美元。 一位投资人对深燃提到,和传统的一级市场投资不太一样,一些Web3项目的投资方式是发Token,解锁之后,机构就可以快速退出,锁定期较短,流动性也更好。“相较于遥远的元宇宙,Web3诱人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变现有收益”。 但是,高收益的另一面是高风险,Token代币机制是Web3生态发展的催化剂。一个庞大复杂、快速发展且缺乏监管的领域,Token机制如若不够完善,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给投资者和普通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近日,受美联储加息、Luna暴雷等因素影响,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价格也接连跳水,6月19日凌晨,比特币一度跌破18000美元,创下了2020年底以来的最低点。 此外,Web3应用存在的风险性也无法忽视。以STEPN为例,其在5月下旬发布清查大陆用户的公告后,代币价格不断暴跌,一度下跌40%。 至今,Web3在国内依然有着较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不能单单以区块链技术来定义Web3。而且,加密货币的流通在国内受到合规性的限制。也因此,美元基金在涌向Web3之时,很多传统VC还持怀疑态度。 不过,投资人们有一个共识是,对于Web3的学习和关注,不能落下。
新消费、TMT:退烧、转向
新消费:从过火到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