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宁尔中国区总裁白彬毅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表示,在目前大变局中,边界在消失,新的联系在建成,整个系统都在变化。而在变化中,只要入局就有机会,在提升终端消费者体验这一方面,做智能手机出身的大厂更具优势。
但与做手机和互联网不同,造车也是氪金,真金白银下去可能还翻不出水花儿。以目前销量较好的造车新势力头部的盈亏来看,蔚来造车亏损超百亿人民币,最新数据显示,蔚来 2021 年依然处在净利润为负的状态。小鹏、理想也依然没有转亏为盈。
哪怕「果链」的底蕴雄厚,在入局汽车领域时所砸下的资金也依然是抽筋拔骨。立讯精密 2020 年的扣非净利润为 60.89 亿元人民币,2021 年前三季度为 39.94 亿元人民币,两者加在一起,才与今年拟定在汽车领域的投资持平。
但进军汽车,也是下游供应商的不得已之举。
华安证券曾做出分析,智能电动车作为一条长赛道,技术复杂度高,资金投入大,其红利释放至少持续 15 年以上。近年来,虽然立讯精密营收见涨,但净利润一直不可避免呈下滑趋势。向市场量巨大、产业链超长的智能汽车领域发展,则有望在未来实现逆转。
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网联电动方向深度变革,将创造出更多需求,入局者也会不断增加,智能汽车这条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亲自造车,还是做车厂 Tier1,都将会产生新的子赛道和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在上海劲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荣进看来,未来代工体系和传统自建一体化体系会共存,对于后进来者,特别是一些消费电子品牌,会采用代工的轻资产模式,而两者模式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最终成效还得看产品。
目前各家造车仍是进行式,无法准确判断两种体系的优劣,但可以明确的是,对于在苹果生态中生存的「果链」来说,只要苹果对市场的统治仍在继续,「果链」的造富神话就不会终结。在入局汽车制造这件事上,在未来无论是继续搭上「苹果牌轿车」这台快车,还是与造车新势力进行合作,都会是一箭双雕,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