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绕不开5G+车联网,自动驾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2021-11-16 10:09

自动驾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张然懋说,整车智能化、网联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共识,智能网联如繁花似锦,同时也走到了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十字路口,也就是进入了乌卡时代(VUCA,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即易变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

640.webp (33).jpg

为此,需要各种类型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积极探索、实践,其中也包括像智网科技这种从运营商衍生出来的车联网公司。这家公司是中国联通旗下一个专门从事车联网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而联通的车联网是从2009年开始研究的。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联通目前不仅提供车联网连接和IT基础设施服务,也提供传统车联网的系统开发服务、整合和运营相关服务。在交通领域中,也面向车队管理和智慧交通提供相关服务。

在过去十年车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理解了行驶在路上的车对后台和周边服务的依赖和需求,包括通信和服务环境。实践表明,未来以5G和V2X为主的智能网联环境中,一定是一个车路、网边、云智的环境,包括智能的车、智能的路测系统、智能的车路协同感知系统和智能的网络系统。

首先,中国联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与中国电信一起共建了一张5G公众蜂窝网络,在全球率先使用了多进多出技术,实现了5G网络在全国的迅速部署。由于两家运营商的频率靠的比较近,所以能有效利用200M的连续频率,实现了目前全网最快的峰值速率。同时在全国积极推动利用5G空口的低时延特性,推动5G专网建设,满足边缘计算领域中对各种特定场景的支持。

第二个探索是车路协同环境下的5G网和V2X网络,摸索什么样的典型网络指标能够满足相关需求。在常州实验场组织产业链上的相关单位做了一个典型场景测试,对十个不同交通场景下的5G和V2X网络单独通信和融合通信的各项指标做了相关测试,形成了自己的无线场景库。

为了方便后期产业链各单位在设计车路协同相关网络时应用,也在推进5G典型的切片技术。因为5G是一个软件定义的网络,它可以针对不同场景以切片的方式来提供单独的通信信道。目前正在测试车端和路侧交互所使用的一些5G功能以网络切片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服务,保证时延质量,从而更多地使用公众网络来提升车联网公众服务的使用渗透率。

第三个探索是推进边缘计算网络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应用和标准。因为未来一定是一个多级部署的网络,边缘计算可能会成为车路协同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场景。而5G以其高可靠、低时延将成为边缘计算和车辆之间沟通的一个典型应用。

除了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和各种工程实践应用,还有一块是自主研发面向运营的感知服务平台。未来路上跑在的车一定会接收到来自于路测的相关协同驾驶信息,而这些信息需要有一个共用的统一的协同标准。它也必须面向服务的场景进行设计。因为运营商有长期从事信息服务的经验和大型多分布信息系统维护的实践,所以能够在整个体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产业链提供相应的基础底层平台。

未来的车都是靠路测信息实现协同驾驶,安全尤为重要。另一个推进试点是车联网的安全感知和安全认证,主要关注的是商用中车辆从路测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经过验证的、没有被人篡改的。智网科技和中国联通的安全公司也在积极开展相关试验工作,承担了工信部的车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和密码商用课题,以及工信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项目。

区块链技术也是车联网领域的重要应用,因为未来的智能网联环境中,会涉及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公众网络之间的信息发布和交互的各种复杂关系。在判定什么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时,需要有相应的确权机制。目前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比较有效的验证各方不可抵赖行为的一种模式。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