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密闭区域内(矿区、港口、封闭园区等)的自动驾驶模式是较为成熟的,因为在密闭区域内,车辆行驶路线固定、行驶限速严格控制、人员严格管控等场景特征,使得自动驾驶更容易实现。以港口的无人驾驶为例,目前港口的车辆行驶路线较为固定,车辆速度不快,但港口同时通常需要24小时运营,这就意味着司机不得不多班倒,也更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内集卡对司机的驾驶经验和驾驶资格要求高,港口内集卡司机严重短缺。而无人驾驶可以直接免除卡车司机受到生命威胁这一风险,在解决人力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安全作业以及降本增效的需求下,港口运营方很有意愿采用无人驾驶。自2018年起,国内自动驾驶港口应用加速,多家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陆续进行自动驾驶集卡落地应用并逐步实现商业化试运营。未来,港口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具有高度延展性,未来将呈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5G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赋能港口无人驾驶,随着技术的成熟,最适合港口无人运输的落地模式会不断变化。
(3)斯年智驾斯年智驾成立于2020年4月,是港口和干线物流自动驾驶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商。目前,斯年智驾的技术方案覆盖全自动、半自动、有人无人混行等所有码头场景,车队规模达数十台,能实现编组车队运行,并在宁波港大榭码头、唐山港京唐码头实现了港口无人驾驶落地。斯年智驾通过创新研发的云控平台实时监控单车状态,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持续优化自动驾驶系统及中控调度算法,实现路网和运输设备的智能调度,实现车队的远程接管和控制。
斯年智驾采用多重融合定位及精确停位系统,在多径干扰严重、特征匮乏、工况复杂的场景下,仍可实现厘米级的全局定位精度。
斯年智驾的融合方案可以保证感知冗余,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能够满足港口阴晴雨雪/白天黑夜以及各种路况的感知,其智能规划控制大幅度提高系统鲁棒性,能够保证港口无人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平稳运行。
2021年,斯年智驾已在唐山和宁波大榭分别和两个码头签署了L4级别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付费协议,这是无人驾驶技术基于运营模式在港口的首次尝试,这个模式替代了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实现了港口无人驾驶赛道在商业模式上的新突破。在业内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参与方为运输公司、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双方,运输公司采购车辆并后装无人驾驶方案,风险/成本节约由运输公司承担;斯年运营模式下,参与方为港口、运输公司、斯年三方,斯年采购车辆并改装为无人驾驶车辆,向港口/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风险/成本节约由斯年承担。
未来,斯年智驾将持续通过云控平台实时监控单车状态,通过大数据平台持续优化自动驾驶系统及中控调度算法,加速系统的快速迭代和优化,在方案成熟并被客户接受之后,可自然过渡至销售+SaaS服务模式,收入可持续,净利润率高,并构建港口无人水平运输生态圈,打造智慧码头。4、无人车/机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车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目前,互联网巨头、物流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无人应用与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无人应用将成为推进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并成为推动物流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提速增效的强大动力。(1)无人车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城市环境下的办公楼/封闭园区/校园等订单集中场所的收派件服务,无人配送车岀色的灵活性及便捷的使用流程将大幅提髙配送效率。
由于当前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都还不成熟,各个细分场景解决方案均需要深根场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因此场景方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外卖、电商物流、快递、社区团购等行业不断扩张的背景下,配送环节的效率、成本、服务已经成为了各大电商巨头、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配送行业的场景方,京东、阿里巴巴、美团、苏宁、顺丰等在无人配送领域都有所布局,成为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量。【1】京东物流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在湖北武汉街头协助进行快递包裹无接触配送。9月,金龙客车与京东物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打造具备商业化落地条件的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并共同推动市场化。2020年10月,京东物流宣布与江苏省常熟市合作,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目前30多台京东无人配送车已经在常熟落地运营,常熟采用智能快递车与快递小哥协作运营的站点已经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