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送货,他都会进屋帮顾客将米倒入米缸里,然后掏出一个小本子,默默记下顾客家有多少旧米,这次运来多少新米,再数数顾客家有几口人。
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他就可以推断出顾客家的米上门时候吃完,下次送货时直接扛着大米敲门促销,顾客一看,发现家里米确实快吃完了,自然也就会痛快买单。
(4)
在物流方面,大数据的赋能也同样不容小觑。
十年前,“双11”的横空出世,让中国快递业有了爆炸性的裂变。
2010年,第二次“双11”成功引爆,包裹数量突破1000万个,打了快递公司一个措手不及。
包裹犹如洪水一般涌入快递公司的各个中转仓,反复积压。
一个包裹的配送时间从平常的一到两天变为一到两周,最长甚至是一个月。消费者和商家都怨声载道。
马云在2011年举行的“物流合作伙伴发展大会”上表示担忧:“我想淘宝明年冲1万亿(营业额),但是最大的障碍就是物流。”
在这一背景下,菜鸟应运而生。
根据菜鸟双11物流报告显示,2013年双十一签收1亿包裹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随后一直到2017年,这一数字分别是4天,3.5天,2.8天,逐步降低。
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对此表示:“双十一物流背后,其实就是一场数据的战争,是数据的指挥枢纽。”
大家或许会注意到,在双十一之前,阿里会强烈建议你先把商品放入购物车内,其实这就是为了提早拿到相关的商品及配送数据。
依靠这些数据,阿里就可以预测大概消费者会买哪些东西,而这些消费者又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在双11前三个月,菜鸟网络就会提前准备,把商品存放在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库。
刘强东也曾对这样一个案例津津乐道。
2016年“618购物节”上,一个消费者买了一部手机,从下单到配送员敲响家门,一共只花了7分钟。
在消费者下单之前,京东已经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到这栋楼里有人可能会买这部手机,并将相关商品提前安置到区域站点。
7分钟。
(5)
可以看到,“时效性”是大数据在物流领域内极大突破。
而如果可以送得足够快,在底层机能突破的基础上,又可以拓展出更丰富的品类,进而长出新的物种。
比如生鲜电商的“前置仓”模式。
根据社区选点,在小于五公里的范围内画圈,建立仓库覆盖周围社区,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在前置仓囤货。
同时组建物流团队,在消费者下单后将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过去,由于时效性的限制,生鲜电商迟迟无法生存,2017年前后相关企业成批倒闭,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伪命题。
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一模式的成本也将不断下降,如今已经让人们看到了跑通的可能性,并迎来了美团、阿里等诸多巨头的跑步进场。
(6)
在零售业中,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大数据的作用,那就是:“以确定性兑换商业价值。”
在过去,人们的喜好,人们未来的消费动向,人们在什么时间可能会购买什么商品,对传统零售行业来说都是神秘的黑盒子。
因而在获客环节中,只能用电视轰炸,漫天撒传单的方式。
在备货方面,也只能根据往年的消费情况和行业经验来盲人摸象,常常出现厂家认为可能是爆款,结果备货过多卖不出去。
或市场高度欢迎的产品,厂家因为准备不足进而错失商机。
在大数据面前,人心的黑盒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可以预测和窥探。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2M(用户直连制造)。
聚集了数量庞大的用户后,这一确定性的需求就足以撬动商家开动机器,由用户向商家反向定制。
在C2M下,厂家不需要费劲心思找层层代理销货,零售商也不需要为不确定性的市场设置大量的仓储库存。
通过这种以需定产的模式,零售商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中间环节,这必将大幅降低商品的交易成本。
以服装为例,在过去,一件衣服的价格里有50%是为库存买单,而在柔性生产的环境下,这样的现象将彻底成为历史。
02 数字赋能
数字化和零售的发展分别从山的两端向上攀登。
“互联网+”的口号已喊出多年,终将要覆盖至线下世界的边边角角。
而线上世界经由数十年的野蛮生长后,也都已在各个领域发展出了成熟的运作模式,如今则分别面临着商业化变现的压力诉求。
于是,万物皆可零售,万物皆可数字化。
(1)
2018年1月3日,王思聪在微博上发布“我撒币,我乐意”,“今晚9点发10万”等刺激性话语,以推广自己投资的冲顶大会App。
随后,各路玩家相继加入战场,今日头条的“百万英雄”,映客的“芝士超人”等相继拿出大量奖金,知乎、微博、网易、爱奇艺等多家平台纷纷跟进,一时间全民答题,俨然一副风口来临的盛况。
360创始人周鸿祎大举跟进,迅速在花椒直播的基础上推出“百万赢家”,并为这一模式站台,称:“有什么理由限制这种非常正能量的活动呢?”
如今,直播答题被紧急叫停,站在未来的我们也自然知道,确实有太多理由。
比如题目中的常识错误,答题用户所形成的集体作弊、机器作弊乃至相关的黑产群体,平台方奖金掺水,透明度低,公信力差等诸多问题。
尽管有诸多不成熟的弊端,但我们也必须同时承认,直播答题掀开了新零售流量获取玩法的想象力。
在线上流量成本日益高企的背景下,冲顶大会提供了花钱买流量的高效方式。
相比于动辄10块以上的单位获客成本,一百万奖金可以面向几百万观众进行高效、专注的品牌传播,可以说是非常划算。
(2)
直播答题失败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纯粹的直播电商。
真正的创新都是极简的,花里胡哨的外衣往往抵不过一项简单的本质变化。
直播电商通过导购载体的变化切换,在2019年开始焕发出极强生机。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为433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直播电商行业规模将达到9610亿元,约占中国网络零售规模的8.7%。
前不久,10月20日晚,双十一预购打响第一枪后,薇娅和李佳琦直播间共涌入了超过了3亿的用户,一个人堪比一个平台。
盛况如浮萍。
在这些迷人的数据背后,我们要看到其支点在何处。
流量。
在新零售阶段,电商流量的定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无边界成为其最大特征。
在传统零售中,“旺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其原因就是客流量的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