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新战场。聚光灯下,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达达集团交出了行业首份答卷。 8月25日,达达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这也是达达自6月份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达达集团二季度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93.1%。 得益于落地配服务拓展和订单数量增加,达达快送二季度营收为8.37亿元,同比增长90.4%,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配送订单量为9.26亿单。京东到家二季度营收为4.86亿元,同比增长97.9%。而随着客单价和活跃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京东到家平台GMV达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1%;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72%。 不难看出,财报营收、订单、活跃用户等数据亮眼的背后除了资本市场看重其市场发展潜力外,也与达达自身的发展布局和商业能力有关。 进入流量瓶颈期的电商,内部正发生着裂变和整合,以分钟级、同城配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或者说同城零售)成为2020年消费场景的最优解。得益于数字技术、智能供应链、履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基于本地配送运力所形成的零售市场成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消费场景,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交易效率越来越高的要求。 于今年6月份上市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正在缩短商品和消费者的距离,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曾认为中国电商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远距电商,例如淘宝;第二阶段是近距电商,例如京东;第三阶段则是微距电商,库存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配送只需几十分钟,这就是即时零售。
蒯佳祺认为,未来本地即时零售是下一个最大的机会。而在一个机会众多的市场中,从不缺少玩家,缺少的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联商网》认为 ,无论是巨头们从外卖延伸至全品类,还是在履约端、供应链端、商品端等提升运营效率,最终都是想构筑自身的商业竞争力。而即时零售中竞争力最核心的体现是对物流履约的掌握能力和对商品的把控能力。 在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上佳看来,对于即时零售领域的几大巨头来说,平台化已成基本外显,而最大的能力和挑战还是后台看不见的数字雄心。与小垂直或单领域不同,一个平台要成为基础设施级的应用,内部的生态欲和生存欲都必然是扩张。基于数字底层,零售必然是越来越精细,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而精细的背后则是需要形成商流和物流聚合力,从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而这也正是达达集团的优势。 “物流+商流”合力,构建行业壁垒 即时零售平台围绕着消费者做贴身服务,需要在零售商、品牌商领域深耕。其中,以快消品为代表的商超是重要一环。《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即时配送发展报告》显示,虽然外卖仍是即时配送的主要品类,但随着零售发展,生鲜及快消品类将成为推动即时配送行业发展的重要品类。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增长速度由2017年的19.1%下滑至2020年的14.7%,下滑的背后是快消品和生鲜等类目订单的迅速增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显示,百强线上销售额接近50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占总销售额的4.7%。
近三分之一的百强企业已在全部门店推出到家业务。以上所有的报告都指出一个方向,以快消品为代表的商超领域成为巨头们纷纷争抢的蛋糕,作为最早切入并持续深耕本地即时零售赛道的O2O平台,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最早从超市切入市场,依托该业态建立起了核心壁垒。
《联商网》注意到,京东到家与沃尔玛、永辉、华润万家等全国连锁商超达成深度合作,以及与零售百强中多达60家零售商达成合作,合作商家6成以上排名前50强,销售规模占超市百强总销售规模的2/3,而这些合作,并非是单纯搭平台、做打通,而是涉及到全渠道履约、商品管理、用户、营销等全渠道运营。 蒯佳祺曾表示:“到家业务毫无疑问是可以盈利的。我们每天都在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算账。我们自己虽然不碰货,并不从商品的买卖上去获得利润,但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合作伙伴是不是在挣钱,如何让合作伙伴的经营效率获得提升。
大家发现,在合作过程当中,无论是刚刚提到的平效、人效还是库存周转效率,我们都在扎扎实实帮助零售商和品牌商合作伙伴,获得更高的收益。”
蒯佳祺的底气就源自于达达集团在商流+物流构建的业务壁垒上,在商品供给上,目前京东到家平台门店数近10万,在全国主要城市均建立起最强商品供应。
同时,京东到家智能选品赋能零售商完善线上的拓品与选品,从而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商品服务;在履约配送上,尤其是在商超领域,履约能力体现在仓储、拣货、配送等多个环节,京东到家通过帮助商家建立店内仓,打造拣货助手等履约工具,提升了履约时效。 据了解,达达快送通过对履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依据门店履约时效要求、订单品类、单量变化、峰值时间等特性,动态化匹配“众包”运力或“众包+驻店”运力,提供定制化的运力解决方案,以达到人效的最大化运用。
《联商网》从达达集团Q2财报获悉,618大促期间,达达快送配送单量获得爆发式增长。6月19日,达达快送完成配送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超过去年双十一峰值日配送单量。
618期间配送单量的大幅增长,意味着达达快送服务同城即配和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及其作为即时物流基础设施价值的进一步增强。 协同效应下的战略价值凸显 即时零售做的是本地化生意,而本地化意味着需要更高的频率、更高的粘性和更容易强化的关系,这需要更贴近消费者,洞察和满足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最终需要渠道精细化。 而在消费者进一步聚焦和细化后,消费频次、消费场景和配送速度需求都有了新变化,核心品类的增长带动关联品类的延伸,从而带动全品类扩张。而一些高频品类的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的订单。 在达达集团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京东到家相关数据表现不俗,二季度营收为4.86亿元,同比增长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