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接受委托,为连锁商店服务的配送中心这种类型是物流企业在完成对本系统的配送外,还对大量的小型化便利店或超市实施配送,双方以合同为约束手段,开展稳定的业务合作。
(2)日本配送中心的特点
首先,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日本的配送中心不仅分拣系统和立体仓库等采用电脑控制,库存管理和业务经营等也普遍实现电子化。在配送中心,采用计算机联网订货、记账、分拣、配货等,使得整个物流过程衔接紧密、准确、合理,零售商店的货架存量压缩到最小限度,直接为零售店服务的配送中心库存很少,大大降低了缺货率,缩短了要货周期,加速了商品周转,使商品配送及时准确,保证了物流经营正常进行,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日本的大型物流企业比较注重网络的发展。
其次,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商品配送作业准确有序地进行,真正体现了优质服务。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使配送中心的各个作业环节安排周密,按规定时间完成,并且都有详细的作业记录。比如:配送中心对从商店订货到送达之间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一般规定:保鲜程度要求高的食品今天订货明天送到,其他如香烟、可乐、百货等今天订货后天送到。如果送货途中因意外不能准时到达,必须立刻向总部联系,由总部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确保履行合同。
再次,实现物流一体化配送当前日本的配送中心基本上都能满足厂商和销售商对物流全过程提出的高速化、高效化的要求,具备了从收货、验货、储存、装卸、配货、流通加工、分拣、发货、配送、结算到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物流一体化。
最后,使用先进的物流设施日本配送中心的物流设施都比较先进,表现在:一是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二是对冷藏保鲜控制温度要求高,保证商品新鲜。如收货发货只要按相应按键,计算机会自动记录,并将信息分别送至统计、结算、配车等有关部门。高架仓库的冷冻库和冷藏库设计科学合理,钢货架底座设有可移动的轨道,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冷库的面积利用率和高度利用率。此外,送货冷藏车上,可同时容纳三种温度的商品,确保各类商品的不同温度要求,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都能控制温度。先进的物流设施的使用,节约了运作成本,并保证提供优质的商品。
三、欧盟主要成员国配送中心发展分析
欧盟自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以来,物流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产业。很多成员国家的配送中心的业务活动主要以运输货物为主,围绕着运输进行货物的配送。
(1)欧盟配送中心的类型
运输配送中心
在欧洲一些国家,配送中心的业务活动主要以运输货物为主,围绕着运输进行配送。这样的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能力较强,可调动的运输设备比较多。但是,并非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物流配送中心自备,有些物流配送中心拥有的运输设备很少,他们向客户配送货物或运送货物主要是依靠租用社会上众多运输公司的车辆来完成的。如英联邦运输公司集配中心为了使货物分拣、配送作业趋于合理化及实现集约化经营,实行了集中运输、集中分拣、集中管理运输车辆的物流体制。在货物集配中心,拥有自动分拣设备、运输设备、车辆维修工厂的设施设备。
零售配送中心
这类配送中心隶属于零售公司,既是提供物流服务的组织,同时又是商品销售中心。
批发配送中心
主要向多家超市和商店配送各种货物,如加工食品、冷冻食品、服装、日用品、建材等,其库存能力强,配送规模大、速度快,各类设施比较完善,适应各种配送需求。如芬兰sEsKO公司中央配送中心,是垄断芬兰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五大集团之一。它把芬兰划分成了13个区域,按区域配置分店和设立仓库,它直接经营的商店有800家,公司的地方仓库储存着400~2000种畅销商品。
汽车制造配送中心
在英、法等国家,随着汽车制造业不断发展和竞争加剧,汽车配件的供给和需求不断增加,先后建立了许多供应汽车配件的组织,即配件中心。从职能上看,这些配件中心既负责向客户供应和销售汽车配件,也从事货物的存储、分拣、输送等物流活动,向客户提供系列化的后勤服务,起着配送中心的作用。
(2)欧盟配送中心的特点
欧盟配送中心呈现集中化态势
欧盟各成员国物流发展呈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许多跨国公司达成联盟,将过去分散在各国的多个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逐步削减和整合,进一步简化中间环节,加快配送速度,降低总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欧盟配送中心运输业务占绝对比重
促进运输企业向物流服务企业转化各种运输企业,不论是陆运、海运还是空运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向物流服务企业转化,扩展运输的功能,实现以运输为主的配送活动。一些世界级的运输企业,在最近的几年里,都已完成了向物流业的转化,成为各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许多成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也是从运输企业发展转化而来的。综上所述,国外配送中心已呈现出系统化、规模化、多功能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