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的点线面

2020-07-22 12:07

  这项战略调整的背后,最大变化是菜鸟将快递的地位提到最重要位置,并突出数智化的作用。比如在“一横”战略中,菜鸟利用IoT、智能分单等数字化技术,重点为快递的各个节点赋能。其产品和业务主要布局三大方向:一是面向消费者的菜鸟裹裹、菜鸟驿站;二是面向商家的电子面单、橙诺达、货到付款等;三是面向快递企业的菜鸟天地、路由分单、快递指数等。

  又比如在“两纵”战略里,新零售供应链的数字升级主要落在供应链服务、仓配网络和零售通上。而全球化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主要落在国际小包裹、国际供应链、国际末端网络上。供应链数字化升级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完成菜鸟“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的使命。

  在2019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总裁万霖提出了菜鸟的三年数字化目标,即菜鸟裹裹和快递行业一起,每年为超过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菜鸟驿站和快递行业,共建10万个社区级站点;菜鸟loT技术和快递行业,共同连接智能物流终端1亿个。可以发现,如果从“点线面”的战略角度来看,菜鸟的新战略是用数字化的技术,加快“面”上“线”和“点”的运作效率。

四、阿里的生态哲学

  不仅仅是菜鸟驿站和菜鸟网络,其实阿里生态里大部分平台几乎都在遵循“点线面”的战略逻辑。

  在《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一书中,曾鸣认为,“生态”是智能商业的核心。一个商业生态就是一个协同网络,是平台和多元物种的组合。在这种新型生态中,有“点、线、面”三种核心角色,因此有三种战略选择。

微信图片_20200722120418.jpg

  在曾鸣眼中,“面”一方面通过连接不同的角色使之合作协同,另一方面建立各种机制,通过匹配效率的大幅提升创造价值,帮助平台上互联的玩家获取网络效应的红利,使全局利益优化。

  比如,淘宝是非常典型的“面”。它不进货、不囤货、不卖货,它的生存基础并非是某项产品或服务,而是高效地连接消费者、商家、快递企业等多重角色。淘宝最大的价值,便是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网路效应和协同机制,使得各方受益。

  因此,“面”需要不断探索出新的模式,用更佳的网路效应和协同机制来吸引“线”和“点”。对于大部分的“线”和“点”而言,选择一个优质的“面”也尤为重要,因为优质的“面”能为“线”和“点”创造出更大的红利。

  比如,2015年网红电商逐渐崛起。许多电商平台都在争夺有发展潜力的网红KOL。当时不少网红纷纷入驻淘宝和微博,其认为淘宝和微博日后会实现互通。此后,淘宝和微博果然逐渐实现资源整合,跨平台营销更加方便,入驻两家平台的网红以及商家的营销环境变得更加优质,获得了更多平台红利。

  在阿里生态内部,“面”在进化的同时也在发生裂变。比如,由于支付是淘宝的基础,于是淘宝孵化出了支付宝。此后,支付宝逐渐独立发展,变成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来又逐渐进化成蚂蚁金服,变为一个金融服务集团,形成另外一张新的“面”,这便是“面”的裂变过程。最近,蚂蚁金服改名为蚂蚁科技,显然又开始了新的进化之旅。

微信图片_20200722120423.jpg

  同样,最初菜鸟网络也是由于天猫需要提升物流体验,而裂变出的一张新的“面”。如今,菜鸟网络在数字化升级的趋势下,也在逐渐进化成一张新的“面”。另外,从菜鸟驿站升级社区服务站的动作来看,其很有可能将走出菜鸟网络,进化成为一张新的“面”。总之,“面”的进化、裂变,一直都在阿里体系中发生,最终形成庞大的系统,也就是所谓的“体”。

  未来的智能商业竞争,将是在“面”上的竞争。如果企业的“面”无法进化出足够高效、丰富的网络机制和基础设施,推动更有活力的“点”和“线”出现,其可能会被更高效、更丰富的“面”所取代。从阿里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围绕商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打造出的淘宝、天猫、蚂蚁科技、菜鸟网络,其实都是在力图用新的“面”吸引更多的“线”和“点”,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蓬勃发展,这也就是阿里独特的生态哲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