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码是打赢防疫复工战的底气,7天从杭州走向全国

2020-02-21 13:26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451.jpg

  数亿中国人的复工路,有了数字技术的保驾护航。

  ✎  天下网商记者  黄天然

  怎样在控制好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恢复生产?一张小小的“健康码”,正在成为数亿中国人的复工“通行证”。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631.jpg

“绿码行、黄码管、红码禁。”

  2月9日,杭州余杭区率先在支付宝上推出“健康码”;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正式上线,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防控措施,疫情期间领取绿色码的人员凭码通行,黄码和红码分别需隔离7天和14天;

  2月17日,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健康码全覆盖的省份,通过数字赋能加强疫情防控……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600.jpg

  目前,杭州“健康码”的发放量已超过1000万,四川、海南等多省纷纷跟进启用。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支付宝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全国版“健康码”上线在即。

  在“健康码”上线的“中国速度”背后,也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从疫情突发到“复工最快区”

  余杭区从最初疫情突发到全市“复工最快区”,离不开一张码的功劳——它最早在杭州防疫工作的框架下,在余杭先行先试,用大数据的智慧化管理手段助力疫情防控。

  这张码从2月7日发布H5版本,到2月9日登陆支付宝,引来了全国的关注和学习,到如今“健康码”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4.7亿次。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720.jpg

  “连续加班5天后,开发团队主力因缺氧送医院,送他去政法委的同事顺道在医院测了一下血压,175,也被医生勒令立即休息。”余杭区健康码项目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的情景。

  “那段时间,团队成员每天平均只睡2-3个小时,产品上线前半小时还在迭代,上线后半天又迭一代,整个团队经历了一个‘疯狂’的春节。”

  第一次节奏如此紧迫地开发产品,后台数据的每一次起伏都牵动着余杭区健康码项目团队的心。测试版上线后,迎来一浪接一浪的流量高峰,而这背后,则是项目团队度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725.jpg

健康码项目组办公室

  争分夺秒,只因疫情如火。

  自浙江省启动一级响应之后,余杭区的确诊人数在杭州14个区县中一直居于榜首,防疫压力全省靠前。

  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升级,2月3日起,余杭区实行了包括十项从严的“最严禁令”,如所有小区封闭管理、每户家庭两天可指派一人外出采购等等。

  严控时期里,只要一看到有地方出现排队,区政府工作人员就会不由自主地后背发凉。小区门口、路口、商场门口,各种卡口进出严防死守,但工作人员手工填写、人工登记过程中的风险隐患,让大家担忧不已。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730.jpg

最初的人工纸质表单登记卡口出入市民体温

  如何最小范围降低接触,免去证件检查、纸质登记等接触?人员信息的管理、核实是否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静态数据是否可以做到实时更新?之后的复工、复产,政府的判断依据如何尽量准确?

  一连串的问号,谁也没想到最后由一个二维码破题,从“纸路条”的信息汇集到“电子路条”,它为余杭区提供了精准的防疫复工动态数据。

  区防疫指挥部做了7天的“产品经理”

  2月4日,发布最严禁令的第二天,余杭开会明确提出要建议一套数字化方案,并且要做到三个全,“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

  为了实现更便捷的数字化防疫管理方式,那段时间里,余杭区防疫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更像是产品经理,立即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开发新的产品作战。

  借助在杭州的优势,来自支付宝、钉钉、阿里云的技术力量立即组成了一个在线的团队做技术力量保障。

  “在线上我们一起不眠不休,从开发到验收再到优化,为了疫情,大家都很拼很拼。”支付宝业务发展专家中更回忆。

  过去,支付宝上线一个应用产品的周期一般是2周,而现在的速度是以小时计算的。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了解用户需求很重要,技术团队访问了很多防疫卡点,白天晚上连轴跑。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841.jpg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846.jpg

技术团队访问了多个小区卡口

  在小区里,“产品经理”们教居民扫码、申报,用户的如实申报是重要的前提,不过这张码当时没有任何美化,只是在A4纸上印了一个简单的二维码。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851.jpg

最初的测试版本

  除了在小区实测,工作人员把家里不用的手机都用来测试,然后几小时一迭代,体验越来越好。从最初的扫码填报,到之后的支付宝端,自行申请,自动生成,最后“产品经理们”已经记不清楚,这个产品迭代优化了多少次。

微信图片_20200221132857.jpg

  安全复工背后有了大数据支撑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杭绿码”逐渐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依据。

  复工的前提是“安全”和“有序”,因此需要根据每天的疫情发展形势,对不同的街道和商业主体区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而红、黄、绿三色码以每个人上报的信息为基础,与后台大数据汇集比对,可作出及时的动态颜色变化反应,为预判和控制风险提供了管理和数据上的支撑。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