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经过去,王传福的期望落空。
「子弹财经」根据比亚迪汽车月度销量统计,截至2019年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22.95万辆,同比下降7.39%,完成年初目标的76.50%,按年中目标算,则只完成约一半;汽车总销量46.14万辆,同比下降11.39%,只完成年初既定目标约三分之二。
2019年以来,比亚迪汽车单月销量增速逐步放缓。自7月以来, 比亚迪汽车合计销量、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率都呈现负增长状态。
销量下滑,业绩同样不佳。2019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316.38亿元,同比下滑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88.58%。
更为尴尬的是,王传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倡议禁售燃油车、推行电动车,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下坡路后,长期负增长状态下的燃油汽车,反而翻身成了推动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长的主力。
「子弹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比亚迪投资者关系部,询问比亚迪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这一状况,该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会从轻量化和集成化方面降低整个成本、提高效率,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再优化。
“2020年我们会有两款产品推出,其中,新车型‘汉’是比较高端的车型,用来提高品牌力。和它一起推出的还有新型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较低,优化以后更适合用在乘用车上面。”
此外他表示,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增长原因从产品结构上讲,主要是“宋”系列燃油版卖得很好。
“燃油车相对来说是较为成熟的市场,燃油车销量的增加,可以看出市场对我们公司一些车型品牌的认可度在加深。”
鹿死谁手?
一直以来,比亚迪就是公认的“补贴大户”。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2011年上市到2019年9月底,比亚迪获政府补助总额约为80.1亿元。
比亚迪又将有补贴到手。
2019年12月10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8年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共计137.78亿元。
其中,比亚迪一家获得的补助资金最多。据「子弹财经」统计,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及其长沙、杭州分公司合计获得补贴共计36.33亿元,占总数的26.37%。
比亚迪业绩对政府补助存在一定依赖。以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为例,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比亚迪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为-1.53亿元。
如今,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包括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大批车企销量遭到打击。
曾丕权对「子弹财经」表示,“新能源车企以前靠补贴输血,而补贴退坡‘断奶’后,只能靠市场、靠消费者,肯定会有很大影响。”
“打铁还需自身硬。车企需要有自己的研发、重视自我创新,注重产品专利,必须朝智能化的方向走。另外,市场战略也需要调整,直接to C端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曾丕权建议。
张志勇同样认为,补贴退坡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讲,影响非常大。但具体到企业,不尽相同。
“比如规模大的汽车企业,原来产销规模也比较大,它的规模效应可能就比较强,那么就可能更能够承担比较低的价格。但对于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包括一些刚起步造新能源车的传统汽车企业来讲,压力可能就会比较大。”
张志勇进一步对「子弹财经」分析道:“目前来看,比亚迪应该是受影响最小的,或者说在这样一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当中,比亚迪应该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因为它有核心技术,包括它的电池及其它一些技术都在自己手里,另外它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一旦整个的补贴机制完全退出以后,可能反而会让比亚迪对其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相对优势更加突出。”
这一边,补贴退坡的内忧未解;另一边,外患已至。寒冬之下,监管层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引入外资,宣告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完全的市场化阶段。
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瞄准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包括丰田、大众等车企都公布了自己的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计划。
比亚迪的老对手特斯拉更是如鱼得水,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成为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后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车企,并获得补贴。
特斯拉还打起了降价促销牌,将中国制造Model3基础车价从35.6万元下调至32.4万元,再减去中国新能源补贴后,售价为29.9万元。
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外资进场,新能源车市场势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曾丕权看来,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不能量产的企业将面临倒闭,并会慢慢跑出寡头型企业。
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犹如照妖镜让一些车企现出了原型。伴随着外资的入场,搅动风云的“鲶鱼”也已放入池中。后补贴时代,就像正在坡起的汽车撤去外力,倘若内力不足,则会倒退滑坡。
车行至此,在内忧外患的当下,新能源车企们将如何过冬?各凭本事,加强实力,是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