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贵觉不爱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E1120G0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
作者:章蔚玮,新零售商业评论编辑
10月25日,区块链突然回到了大众面前。当天晚上,物流区块链社群的组织者Janet,收到了几十个前来咨询区块链技术的电话,这让她有些猝不及防。
自从区块链概念诞生以来,整个零售行业,从电商、供应链,到物流,对区块链技术更多是处于观望状态,除了阿里、京东、腾讯、顺丰等头部企业外,很少有企业会贸然投入重金研究并落地区块链技术。
如今,随着这一波利好消息的出台,整个零售行业是否会就此发生变化?
一 区块链+零售=?
9月之前,沃尔玛在美国推动其蔬菜供应商将存储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运输流转过程中在不同位置产生的数据,上传到沃尔玛建立的区块链分链,以追溯、监控蔬菜的流转过程。目前,涉及的供应商包括山姆会员店和沃尔玛。
沃尔玛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不是独立研发的,而是借助了IBM一套名为Food Trust的食品安全区块链解决方案。沃尔玛在采访中表示,通过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控制供应链,淘汰一些不可靠的供应商,解决未成年劳工问题。
据悉,目前,参与到IBM食品安全区块链溯源项目的还有雀巢、都乐食品、泰森、Kroger和联合利华,而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4月启动以来,该项目已经完成了50多万(批)次产品追踪。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电商行业的区块链应用主要集中在商品溯源上,这也是区块链最容易落地的场景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商行业假货泛滥,食品源头造假,但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只能保证传输过程中的不可篡改性,数据源真假依然缺乏技术监控。”
来自区块链研究领域的人士认为,目前,在零售领域,还没有出现非常适用于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场景。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摸索和试错的过程。
在试点区块链技术上,国内外的零售业没有时差。
几乎与IBM的Food Trust平台同时出现的还有国内阿里巴巴的区块链项目。
在2017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和普华永道展开合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食品供应链中,当时阿里巴巴依托于第三方技术团队完成了区块链的场景落地。
一年左右,天猫、京东、苏宁纷纷展示出了各自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场景。
2018年,天猫国际的“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已从第三方转由阿里旗下自有研发团队蚂蚁金服提供技术支持,在2018年双11期间,天猫平台上的钻石、进口奶粉、美妆、保健品、五常大米、茅台等上亿款商品都已经使用了区块链溯源技术,这成为了当年各类商品品质保障的宣传重点。
2017年年底,京东也推出区块链溯源平台,3个月后,京东区块链在跨境商品、进口牛肉、高端白酒、母婴奶粉、二手商品、保健品等“问题高发”产品中试点,跟踪供应商运转流程。据称,目前已有超12亿条溯源上链数据。
2018年7月,苏宁推出区块链白皮书,其中介绍了苏宁将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将消费者、零售商、供应商等都加入区块链网络,打通零售商获得可交易消费者数据等。
尽管,国内电商巨头们推进的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尚不成熟,也还未走入大众生活,但行业人士依然认为,相对于国外同行,国内零售业在区块链应用落地上一定会发展更快。
“国内巨头企业资金充裕,思想上也更开放。”Janet表示。
二 零售业:投入成本过高
随着区块链概念的重新火爆,除了行业巨头企业,是否会有更多传统零售企业加入这一新兴技术市场中来?零售君随机对一些百货、物流企业进行采访,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我们在研究区块链,但没有找到更适合的落地场景”。
从事重货物流的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块链在物流快递的很多环节都有合适的应用场景,包括商品流通运输过程中的溯源,物流快递在交易环节多方交易时产生的财务结算等,但是,这位负责人坦言,目前依然处于“了解”阶段,“因为这个新事物的应用需要很多关联厂商一起共同完成,仅仅依靠一家很难推动”。
另外一家国内积极推进新零售的百货企业的数据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在评估哪些场景适配,希望能从实际业务需求场景的痛点切入,可能在短期内,不会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
投入大,见效慢是企业不敢贸然投入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原因。目前,全国范围内,除金融行业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落地外,其他行业都处于观望,评估状态。
零售君统计了国家网信办在2019年3月和2019年10月,分别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后发现,来自零售和新零售领域的区块链备案产品占备案产品总数不足5%,在这其中,大多零售相关区块链产品来自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行业巨头。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在区块链领域有所投入,至少是百亿级的。所以,只有强大背景的企业才可能做到”。
另一方面,区块链行业内已乱象丛生。“行业内的人士不做,做的都不是行业内的人。”这是业内人士普遍的评价。
零售君随机选择“备案名单”中一家来自上海的从事区块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防伪产品研发的企业,在天眼查上查询其相关资质时发现,这家企业曾因为拖欠税款而被列入欠税公告名单欠税,被税务局四次发公告催讨,在今年还接连经历了投资人退出、公司更名等变故。
三 等10年再看
零售君发现,在2017年、2018年,一批互联网零售行业都推出了区块链技术白皮书,在这些白皮书中提出了各家的规划,但其中多项举措依然停留在文字层面,其中更多提及的是技术上的局限。
在京东发布的《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中提及,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依然是当前制约区块链大规模商用的主要瓶颈。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识协议、密码算法以及合约算法等底层技术的研究突破。
近来,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个行业巨头,目前只能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成立区块链实验室,以推进区块链技术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