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梅松:中国快递有今天,其实我自己认为一个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就是中国经济起来了。第二就是有非常好的营商法制环境,出台了非常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其实我们去看中国快递的发展,它有个转折点,就是2009年邮政法颁布实施出台,在2009年以前,我自己总结,能够找到工作的人很少做快递,有钱的人很少做快递,城里人基本不做快递。邮政法颁布以后,确定了民营快递的法律地位,这个时候社会资本、投资资本开始介入,快递也迎来了高速的发展。如果没有新邮政法,快递一定不会有今天。
第一,它还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性价比高,能够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二,能够让我们的制造业、农业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好的价格。今天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农户把它地里、从树上摘下来,拿到集贸市场去卖的成本,远远要高于通过快递发到全国各地,距离缩短了。今天快递这样的体量,我自己看自己俨然像一个庞然大物,跟过去比,公司市值也不低,在这个平台上就业创业的人也非常多。我认为未来快递业潜力还很大,我自己感觉这个行业到万亿估值乃至一家企业到万亿估值都是有可能。
第三,它其实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像我们中通,其实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快递公司,而是一家赋能平台,中通只做了快递的四个环节中的两个,收转、运派,我们是帮助收快件、派快件的人更有竞争力,让其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未来,我们希望中通平台的30万快递员能够从就业走向创业,帮助他成为一个小老板。
我自己的设想是,中国快递能够有今天,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激发了这些创业者的动力。赋能的模式,根本点是解决了粮食种出来归谁的问题。比如说快递收到,大部分的钱是送快递的人赚的,平台只赚小部分钱,这样的模式其实是最有内生活力的。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一定会非常的好。
谈快递桐庐帮
问:现在通达系都和阿里有密切关系,想知道选择阿里,是不是有桐庐帮抱团的想法?
赖梅松:我们跟阿里的关系其实本身是共生共荣、相互协同的关系。简单讲,电商如果没快递,它也不可能做这么大,所以本身是一个相互协同的关系。阿里有它的优势,比如说有数字化的优势、信息化的优势,有背后产品的优势,赋能平台更大,聚集了更多的资源。快递企业有场景的优势。比如说涉及到乡镇的这些网点,背后几百万个,我们几个企业有一两百万人,这一两百万人是直接触达客户的。我们怎么样把资源用好,才能降低成本,让整个生态链上的成本更多地回归客户,让客户增加信任,然后买更多的东西,其实背后的逻辑就是这样。我们认为像中通要走得更久,要有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才能够走得更远,就是出于这种想法。
问:你认为桐庐为什么能够走出这么多优秀的快递企业?桐庐籍的快递企业家都具有哪些特质?
赖梅松:桐庐帮——这个是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我自己人生感悟,这个世界一定是公平的。桐庐为什么会产生快递企业?我自己总结,乡情、亲情、友情。90年代,桐庐的经济不是太发达,找工作非常难,然后这一帮人有着山里人的淳朴,因为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才诞生了桐庐的快递企业。
为什么城里人没快递?我最早的一个老师就是我们杭州人,他快递非常懂。我在做快递之前跟他喝茶,去问他快递怎么做,他说你有多少钱?我说我有多少钱,他说可以,快递的知识书上都有,然后指导我。我说老师你为什么不做快递?他说我没办法做,因为我没人,我家里五姐妹,做快递已经做了四、五年了,我们姐妹都不知道我干嘛的,我们基本不交流,一年最多碰一两次,就是春节的时候喝喝茶吃吃饭。他说你们那个地方可以做,你们那里的人相信的力量,亲帮亲邻帮邻,大家相互信任。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信任才是成功的基础。信任当然还有两方面,可以延伸四个字——能力跟品格。正是我们桐庐山里人的淳朴,相互信任,不欺骗,然后慢慢亲帮亲邻帮邻把这个行业撑起来。
其实再讲得远点跟我们的桐庐文化也有关系。
我就讲我们那个村,十几户人家就是七十几户人口,我们村里没有一个人离过婚,没有一个人进过派出所,这种村风信任的程度多大。所以乡情、亲情、友情的纽带,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跟桐庐淳朴的文化也有关系。
在桐庐有一个中通村,叫中通家园,都是我们中通人。我为什么建这个,也是对原来农村的一种(怀念)。我小的时候,感觉一个村就一户人家,农村杀过年猪,大家整个村里都可以吃上肉,这种情感其实我认为是中华民族5000年延续的一种情感的纽带。
谈桐庐快递产业建设
问:桐庐在中通这边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赖梅松:首先我是桐庐人,回报家乡我想是每一个企业,只要做到这个程度,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有这种姿态,这是必然。
桐庐,我自己感觉,是从快递人之乡到真的成为快递产业集聚地,一个正在迈入的过程当中。我接触了非常多的全球顶尖的金融人才,每次把他们带到桐庐来,他们对桐庐都是非常的喜欢。我一直跟政府领导推荐,桐庐缺的是人才,如果把这批人引到桐庐,让他们住到桐庐,背后的资源是非常强大的。你说今天要让他直接跟桐庐产生多少东西,我们看不懂。但是如果让他到桐庐投入什么产业,背后的资本融资,这个才是一篇大文章。我自己也在想,因为中通本身就是一批从农村里出来,通过情感相互信任,但是能力、阅历还是有天花板的,我身边也要聚集这样一批高人。
所以我相信一个地方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的竞争,什么人到你这里来,决定你未来的走向。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高端的人引到桐庐来。所以我们在桐庐确实项目做了很多,局部贡献会多起来。我自己认为,未来在桐庐,中通产生几个两三个亿元税收以上的公司,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
问:桐庐要建设“快递产业之乡”,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