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自己觉得我们必须找出一个适应21世纪金融的一种金融体系和氛围,互联网金融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举。
互联网金融这两个字是很多年以前我在上海提出来,我个人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求,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个人获得金融,它就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能够生存和成长。他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它风险极低、效率极高,其实大家老是担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那么大的风险。
什么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它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体系,它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大家讲P2P,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我们不能把问题就觉得全部怪罪在互联网金融上,当然互联网金融需要提示的地方还是很多。
另外,我想技术是发展出来的,金融也一样,也是发展出来的。不是说发展一定会带来风险,监管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恰当的、落后的监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另外我也想谈谈把握数据时代,各地政府很多都在设立数据局,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数据局的工作,是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
讲一个例子,20多年以前,我在杭州,杭州的女装发展得非常好,为了鼓励发展得更好,杭州成立了女装推进领导办公室,结果还派了一个副市长当头。本来好好的女装,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变成了没有了杭州女装,因为他需要协同、需要讨论,本来是市场的行为,后来变成了政府的行为。
我也希望要严防文件过多、政策过少,文件和政策是有区别的,文件是不许干嘛、严禁干嘛,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政策是要有上下联动,文件往往禁止这样、不许那样、要求那样,政策应该是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努力,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所以我想数据局是一个好东西,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真正诞生的,有人称为“大数据局”,大数据的“大”不是数据多、不是数据大,它是大计算的意思。
最后,我也想提另外一个,面临着数字时代,我们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实体经济,确实我们国家要依靠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的定义一定要清楚,实体经济是指先进的制造业加现代服务业,未来的制造业将不会是就业的主导,未来的现代服务业会是就业的主导,现代服务业的精髓是金融的发展。
我们强调实体的时候千万不要灭掉金融,我们过去不是金融不好,是金融没有做好,我难以想象实体会离开数字经济、离开虚拟经济,我们必须让虚拟经济、金融经济真正做到安全、健康的发展。
所以未来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智慧的政策。当然所有智慧的政策都需要有智慧的责任,不担当责任谁也不可能做大,我相信大企业大的创新必须是为了解决社会的问题,解决未来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非常的复杂,数据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学界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中美目前的贸易争端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争端,不仅仅会给两国带来麻烦,会给全世界带来更多的麻烦。贸易摩擦继续下去可能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也有可能让美国甚至很多国家陷入衰退危机。
所以在智能时代各自为政几乎不可能,中美之间只有在技术上面充分合作,通力合作,才能够联手进入数据时代。过去二、三十年没有中国的市场很难想象英特尔等公司能够长足发展,未来三十年没有中美之间、中韩之间、中日之间这样的合作,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一定不会平坦。
技术革命不可能改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直面挑战,联手担当,我相信中国的机会更是世界的机会,重庆的机会是我们每个人的机会,谢谢大家!"
“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有几十家这样大的企业。”“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成为巨头,而应该害怕巨头不创新。”——马云
(以上内容摘抄自灰科技,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