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密集布局的策略:支撑便利店商品“即时性”的价值
7-Eleven 给产品增加了“即时性”和“便利性”的原生价值,也因此构成了 7-Eleven 和大型超市不同的定位和价值。而满足即时性需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密集布局策略。密集选址策略在一定区域内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购买的便利性。叠加 7-11 首创的便利店 24H 营业模式,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购物需求,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便利。7-11 密集的布局的门店统治了城市黄金地段的流量。
根据德勤对 7-Eleven 的用户使用场景报告显示,约 90%的用户到店时长都控制在 10 分钟之内,超过半数的顾客到店市场少于 5 分钟。另外,65%的到店情境是工作间歇或者移动途中。7-11 更像是现代消费社会下的基础设施。
2.特许经营模式保证快速扩张,7-11 构建零售服务商模式
特许经营门店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近九成,7-11 更像是零售服务商。7-11日本公司(Seven Japan Co. Ltd) FY2019 总收入 8736 亿元,其中特许门店的佣金收入占比达到 89%,构成 7-11 的核心收入来源。而从直营和加盟店的收入规模来看,FY2019 日本区域直营门店收入 935 亿日元,增速-7%;特许经营门店销售收入 48039 亿日元,收入增速 5%。
所以 7-11 的运营模式更像是一家零售服务商,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 B端加盟商。
从自营走向共享,从交易走向赋能。 7-11 门店绝大多数是加盟店、没有自建的工厂和物流中心,但是它建立了一个产业路由器,实现了多方的连接。它既不赚中间的进销差价,不赚通道费和广告费,只有免费的连接。但是 7-11 利用大量的产业链数据和智能算法形成智能配对,将177 家工厂、157 个配送中心和万家便利店门店连接起来,利用产业路由器的商业模式共享研发、共享采购、共享物流、共享 IT、共享金融,最终形成一个最深的价值洼地,不断地积累 B 端和 C 端的用户。
3.商品为王:优化商品结构,突出高毛利的食品加工和快餐品类
7-11 在兼顾商品结构均衡的同时提高高毛利的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比例,门店整体毛利率 32%。7-11 的创始人铃木敏文先生说:“质量可以推动数量的扩大”,7-11 一直致力于挖掘用户需求,优化商品结构。单品管理是指以单个 SKU 为单位进行成本和销售业绩管理。7-Eleven 对单品的管理极为精细,掌握商品每一时刻的动态变化及背后的逻辑,实现备货的精准化。
2018 年 7-11 的商品销售额有 26%来自于加工食品、 30%来自于快餐速食、 14%来自于日配食品以及 30%来自于非食品商品。相较于罗森和全家,7-11 的商品品类结构占比更平衡,同时突出了高毛利的加工食品和快餐占比。
2018 财年 7-11 的门店整体毛利率 31.9%。其中加工食品/饮料的毛利率为 39.5%,快餐速食毛利率为 36.1%、日配食品毛利率为 33.4%、非食产品为 20.5%。加工食品和快餐品类的毛利较高,拉动门店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
4.商品为王:打造爆款商品,带动其他品类销售,保证高客流、高客单
7-11 平均单店面积只有 100 平米,SKU 数却达到 3000 左右,只有让单品管理做到极致,才能让每一平米都产生效能。便利店的餐饮品类起到极强的引流作用,同时带动了其他品类的销售增长。顾客的目标商品的Top 3 是店内料理、牛奶、饮料等。这些商品是用户进入便利店的驱动力,保证了店内的高客流。除了目标商品以外,顾客也会购买比如零食等交叉商品,促成了客单价的最大化。
得益于极致的单品管理和不间断的商品迭代,7-11 门店的同店收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FY2019 日本区门店同店增速 1.3%;北美区同店增速1.9%。
5.商品为王:开发自有品牌,创造高毛利
自有品牌占比高,商品开发能力强。7-11 的自有品牌主要有 Seven Premium、Seven Gold 以及 Seven Lifestyle。Seven Premium 的定位是品质与全国品牌商产品相同或优于品牌商,价格更低;Seven Gold的定位是口感和品质比肩专业店生产产品,价格合理;Seven Lifestyle的定位是更加注重包装设计和原材料,给每日生活增添品质。
7-11 的自有品牌诞生于 2007 年,日本国内正经历较严峻的经济泡沫和商品滞销。为了创造新的产品价值,集团内部联合主营大卖场的伊藤洋华堂、主营百货的崇光西武子公司,联合开发自有品牌,成为了行业首创。
主要自有品牌 Seven Premium 的销售份额不断扩大:上市一年产品种类为 380 种,总销售额约 800 亿日元;2012 财年销售额达到 4200 亿日元,占比 13%;到了 2017 财年,销售额增长至 11500 亿日元,占比近三成,产品种类多达 3650 种。
6.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
设立区域物流中心集中配送,由生产商和批发商共同投资建立,效率有效提升。7-11 按照不同区域和商品群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中心统一集货发往各门店。共同配送中心由批发商和生产商共同投资建立,一般设立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 35 公里、其他区域 60 公里范围内,一次实现高频率、多品种、小单位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