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作 发挥港口物流特色

2010-08-26 16:12
——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工作交流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
  
  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以及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机构,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为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产学研基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产学研基地基本情况概况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物流学会理事1名、特约研究员1名、会员8名;研究所成员由具有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港口航道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背景的青年学者组成,主持人和专家组成员基本为35周岁以下年轻学者,钻劲足、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均主持或参加过相关科研项目,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经验,特别是与港口物流相关组织和管理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具备本项目所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要求;熟悉并掌握了现代物流理念、供应链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港口规划、交通规划、优化理论和人工智能理论等,并能熟练应用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港口物流、运输企业物流改造;供应链及其优化设计;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及其营运;物流系统分析及优化;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开发;物流系统仿真等。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一直从事与港口物流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经形成以港口物流、水运物流为特色的国内具有较大知名度的研究机构,为后续基地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研究所已经与龙潭港物流基地、南京王家湾、许昌公路物流中心、豫南口岸物流中心签订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协议,这也是基地建设能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港口、航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培育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中心等设施,相关配套齐全,研究环境优越,并具有信誉较高的教学科技服务管理能力;同时,产学研基地还将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研究组,充分发挥江苏省交通基础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河海大学交通工程与仿真实验室(教育部资助经费已到位)的优势。总而言之,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是一个具备高级科研、前端视角、科研条件雄厚、工作基础扎实的研究机构。

  二、产学研基地近几年的主要成果

  经过几年的发展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已初具规模,近年来研究所在港口物流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与水运经济、港口物流相关的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近20篇为SCI、EI和ISTP检索,出版学术论著9部;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课题项目三十余项,包括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交通部、水利部、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交通研究计划、福建省政府、发改委、交通厅委托的课题;近年来主持南京丁家庄物流基地、丁家庄货运交易市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洋口港物流园区、镇江新区港口物流园区、豫南口岸物流中心、许昌公路物流中心、郑州东服务区物流中心、南京药之都医药物流港等十多个物流园区项目的前期咨询与规划设计工作。
 
  研究成果均高质量完成,受到委托单位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它科技奖励9项。其中, 2005年完成的“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发展研究”是该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六大重点之一,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基于供应链战略的江苏沿江港口群发展研究”荣获首届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该项奖励中软科学研究的最高奖。
  
  2006年完成了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江苏沿江港口规模经济及其建设预警系统研究”(BR2006033)和广东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4项,完成江苏省物流业发展重点项目“丁家庄物流基地总体规划研究”、“丁家庄货运交易市场可行性研究”荣获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河海大学物流类研究荣获的最高奖项,成果中关于“四平台、一中心”联动发展模式已在国内物流园区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
 
  2008年完成的“漯河豫南口岸物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获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实现了豫南口岸物流中心的口岸功能与物流功能的完美结合,使该项目成为中部重要的现代物流示范基地,并帮助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应急物流项目资助,是河南省唯一获得资助的应急物流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AS的港口群演化机理及其优化研究”的资助下,已对港口群演化机理与布局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相关成果获南京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盐城港阜宁港区东港作业区成套规划设计解决方案研究”对港口码头、物流中心、口岸功能区、临港产业区的一体化布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沿江港口资源整合研究”、江苏省交通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供应链战略的江苏港口群发展研究”、广东省交通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趋势研究”、福建省交通厅计划项目“福建港口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研究”和“福建省港口岸线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课题已基本建立了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体系。
 
  在江苏省软科学计划“苏北临港产业布局优化与对策研究”资助下,已对产业空间演化与布局优化进行了研究。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苏北沿海地区港口、产业与城市互动分析和对策研究”和多项省级交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下,已对港口与区域产业的互动关系和演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外,完成和正在承担多个江苏省交通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交通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