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作 发挥港口物流特色
2010-08-26 16:12
福建省交通厅计划项目等课题,已基本建立了港口物流和水运经济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近几年来依托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素材与经验,取得了大量的理论与应用创新成果,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成果被广泛采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为更好的实现科学发展,研究所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近两年,研究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实现了与本领域国际学术最前沿的对接,拓展了研究所的发展思路与方向。2009年11月,研究所代表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第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并在“物流系统与优化专题分论坛”及“港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专题分论坛”上做了发言,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一致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10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及河海大学资助下,封学军所长赴美仿学,在伯克利大学进行为期一年学习与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引进吸收了大量国际先进的理念与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开拓了学术视野,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四、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所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寻找新的方法,旨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所已培养出几十名水运经济、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工作能力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在校期间,研究所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吃苦耐劳。同时,教师用国内国际前沿的学术视角,带领学生站在物流研究的最前沿,指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理念,培养了实践应用能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发展与挑战
短短的几年,在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基地发展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所要扬长避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合作能力。科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很多时候靠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企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合作,加强合作意识,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在中国物流学会的指导下,也要注重与其他研究基地的合作,大的课题,并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基地之间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加大基地的宣传力度。最近几年,基地对自身的宣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并不了解基地的情况。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基地的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河海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这样研究所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3.加强学生培养,壮大基地规模。目前,基地人才紧缺,人员不足,未来的几年,需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物流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交叉面广,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流专业的学生,特别是跨学科(如经济管理、数学、机械、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重点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