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物流业一体化植根于产业一体化

2010-11-23 11:5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的东北亚区域,开展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东北亚各国物流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现实需求。东北亚地区经济总量巨大,2009年东北亚六国(中、俄、日、韩、朝、蒙)GDP达到1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20%、亚洲的70%,GDP平均增速超过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东北亚六国间发展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贸易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东北亚国家间的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上述国家间多边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对于东北亚区域物流业的合作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现实成果
  
  东北亚区域内的产业转移与发展合作直接促进了区域内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各国的双边物流合作日益加强。2005年中韩两国召开国际物流论坛,开始共同谋划构建东北亚物流及港口建设合作新战略;日韩两国借助东北亚物流战略研讨会的平台商讨双方在物流领域的合作;中俄两国则在双方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中俄国际铁路联运通道、互用双方港口出海、过境货物运输等方面开展了具体的合作。同时,东北亚地区的跨区域物流合作也初具规模,建立了东北亚物流学会和中日韩国际物流论坛,各国物流及相关领域的政府机构、专家、企业等共同商讨加强物流领域合作的方案,为东北亚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发展要求
  
  当前,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区域经济合作亦不断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各国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向前推进,东北亚国家间国际合作开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合作逐渐加深,区域内日韩两国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我国东北地区与环渤海地区加快产业承接与升级,俄蒙朝加快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新的东北亚经济格局以及伴随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在各国达成区域物流合作双边及多边合作共识的基础上,研究东北亚地区的物流服务合作方式与渠道,建设快捷、有效的物流通道与物流服务体系,为东北亚地区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就成为东北亚各国共同面对的新任务。
  
   我国在东北亚物流合作发展中的任务和角色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我国区域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发展的直接区域主要是东北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域,地理空间上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和天津共计五省两市。2009年,上述五省两市总人口为3.26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3%,GDP总量为110450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3,GDP平均增速和人均水平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拥有30多个大型海港、10余个大型空港和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网络。上述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区域、资源区域和商贸区域,也是我国与东北亚各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
  
  近年来,东北亚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各类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迅猛发展,虽然在发展规模与力度上存在差异,但各国彼此间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据现有统计,2009年我国与东北亚六国的贸易总额已超过4100亿美元,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以及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我国与上述各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国对于与东北亚各国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加强物流合作一直保有积极的态度。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建设的上升阶段,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发展任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1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包括辽宁、山东、河北三个省和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渤海湾地区,到2010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为7.4亿吨,其中集装箱码头能力为2400万标准箱,进口铁矿石接卸能力为9000万吨,进口原油接卸能力为3000万吨,煤炭装船能力为23300万吨。同时,围绕青岛、天津、大连三个港口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腹地的外向型产业提供良好的国际物流环境,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我国相关地区的发展任务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曾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谷后,随着我国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再次驶入快车道。其发展任务主要是依托东北区域内部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大型海港的快速发展,加速区内各类资源的重组与合理配置,尽快完成全区域范围的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地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等。
  
  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的结合部,拥有丰沛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与科技产业较为密集,区域内经济协作较为紧密,京津冀地区是该区域的核心区。目前,我国政府正在政策层面创造条件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加快发展,依托北京和天津两大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资源积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按照我国政府的相关规划,未来以外向型经济、先进制造业、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将成为环渤海区域内重要的发展热点,进而构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发展基地。
  
  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现代物流业。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我国已经认识到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国政府已经将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序列,并于2009年3月正式出台《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发展政策,将“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作为其10大发展任务之一,并在其政策导向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各类合作平台,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特别是物流政策的协调和技术合作。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且后续建设一直持续进行,同时拥有大量的从事运输、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