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有待金融支持

2009-02-02 09:14
观点摘要

  ●我国一些地方的农产品供应链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其农产品供应链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整合优化上存在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得到金融系统有针对性的支持。

  ●农产品供应链的商流问题,表现在一些地方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数量和质量落后于实际需要,而且对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资金流问题表现在结算手段单一落后、资金风险难以分散、融资渠道狭窄三个方面;信息流问题表现在一些地方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物流服务产品价格信息等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供应链上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物流问题表现在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环节,都存在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条件较差等问题。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水平较低与相关的金融支持不足密切相关。金融的扶持有针对性,才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才能有助于解决“四流”问题,才能不断完善农产品供应链。

  ●对农产品供应链商流提供金融支持,应采取政府财政投入与龙头企业市场行为相结合的金融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相应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基本的交易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交易信息系统,并构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配置相应的资金引导农产品供应链龙头企业。

  ●为农产品供应链资金流提供金融支持时,在资金结算方面,应当改进和完善相应的结算支付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供应链资金运作的电子化水平,从而提高供应链条的交易效率;在资金风险分散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适时推出以各种农产品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在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应该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量身定做”各项金融创新业务。

  ●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提供金融支持,国家财政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产品价格信息、物流服务产品价格信息等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数据库,开发应用相关的信息处理和服务软件,在搞好常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形成定期信息分析预测和农产品的监测预警体系。

  ●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物流的金融支持模式要根据支持的对象进行相应的设计:对农村的道路交通等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应该采用政府财政支持模式,由政府根据地区相应的物流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投入;在物流环节与农产品加工生产的专业化方面,应该由政府引导构建物流外包市场,并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要提供信贷,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在农产品物流设备的开发设计上,主要应将资金注入到急需的物流技术研发项目中去。

  据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加工处理等环节中损失率高达25%至30%。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但基本原因还在于农产品供应链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的农产品供应链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整合优化上存在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得到金融系统有针对性的支持。2008年12月31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等等。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完善,有待金融有的放矢的支持。

  农产品供应链落后现状

  农产品流通是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统一。商流包括以交易为基础的农产品收购、批发、分销、零售等环节;资金流包括农产品供应链上资金的流转、结算、投融资、保险、担保等环节;信息流包括农产品供应链上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发布、应用等环节;物流是农产品的流转过程,包括储存、加工、分拣、运输、配送等环节。系统而言,我国一些地方的农产品供应链就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商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农产品供应链的商流不通畅,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数量和质量落后于实际需要,而且对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一些地方农产品交易市场水平落后,电子化交易手段没有得到使用,造成交易所受约束较多,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较高,农产品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难以匹配。

  其二,资金流问题,主要表现在结算手段单一落后、资金风险难以分散、融资渠道狭窄三个方面。在资金结算方面,一些地方的农产品交易结算措施落后,仍然采取现金结算,电子化的结算手段基本没有被采用;在风险分散方面,一些地方分散风险的措施比较缺乏,保险业务涉及面较为狭窄,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较少、功能落后、覆盖面较小;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农户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不足。以物流与金融的交叉创新业务——物流金融业务为例,这一业务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开展得十分普遍,有效缓解了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等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在内地农业大省,针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金融创新业务还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地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其三,信息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物流服务产品价格信息等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供应链上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不通畅,供应链上游不知下游需求状况,下游也不知上游供应水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市场需求脱钩,市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状况知之不多,农产品供应链上存在不少无效的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乃至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环节,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将难以想象。然而,据一项对全国10多个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少批发市场尚未建立及时向社会发布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平台,经营户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得,最多的是通过交易现场获取,其次是依靠同行的传播,而依靠当地市场发布、政府部门发布、媒体及网络传播所占的比例较小。信息流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水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四,物流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环节,都存在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条件较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供给水平。具体而言,农产品物流设备较为落后,并且较少根据农产品特点进行设计;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较小,服务手段落后,物流外包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物流效率不高;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装卸搬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