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极兔上市后股价走势猜想

2023-10-31 10:04

 3.png

  近年来,在中国快递市场出尽风头的极兔,终于迎来了上市的倒计时,对极兔来说,上市之后的股价走势如何呢?参考京东物流、顺丰与三通一达,都是跌跌不休,极兔能否走出一波独立的行情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极兔上市倒计时

  沉寂多时的快递板块,终于将增添一个新的核心投资标的。2023年6月16日,极兔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10月2日,极兔速递通过上市聆讯,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中金为联席保荐人。

5.jpg

  极兔速递拟全球发售3.266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为每股12.00港元,每手200股,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5.28亿港元,预期B类股份于2023年10月27日上市,股票代码1519。

  上市之后,极兔速递将是今年首家市值千亿的新股,股份市值约为1057.5亿港元,高于同在港股的京东物流。股权结构中,创始人李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1.54%。若当日市值冲上1200亿港元,股价升幅达13%至13.62港元,明年4月至5月可纳入港股通。

  极兔在港股上市,将刷新快递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速度。极兔速递是一家从东南亚起步的快递公司,于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起网之初,圈内人都不怎么看好,极兔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第六大快递运营商,跻身头部阵营并赢得一席之位。

222.jpg

  极兔成长的过程,充满着“收购”二字,收购龙邦速运解决全国快递牌照的许可资质问题;通过收购天天快递的转运中心,解决起网初期的基础场地问题;通过收购百世快递(中国),接入淘系订单;通过收购丰网,与顺丰实现深度协同;IPO要讲故事,极兔将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二、上市快递公司股价低迷

  进入2023年,前9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15.9%;快递公司半年报里,净利润也都是正向增长,最高的顺丰甚至达到了66.23%,但反映到资本市场,却是遍地寒意。

金币.jpg

  从2023年1月以来,快递股是交通运输行业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块,截至9月底,快递(中信)指数下跌23.74%,股价走势与业绩增长背离。

  说起上市快递公司股价的跌跌不休,首先从京东物流说起,京东是自带流量,背有靠山,以直营为主的公司,按理股价应该坚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出人意料。

  京东物流,上市之初风光一时,就是今天,依然是京东电商的中流砥柱,京东集团旗下的重要品牌,但股价走势却令人失望。

  如果你在京东商城买过东西,你就会感受到京东物流的快捷、舒心。京东物流服务一枝独秀、有口皆碑,京东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1.8分,位列公众满意度快递企业第一阵营。京东物流,作为一家自营的快递品牌,曾经媲美顺丰的存在,也是菜鸟学习的榜样,却似乎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京东物流的股价从刚开盘几天最高的47元港币开始,基本一直处于持续下跌的状态,在其上市一周年之际,跌幅近70%,此后也没起色,持续低迷,至今已下跌77.81%。

  按照高点来计算,京东物流的市值已蒸发逾2000亿港元,现在市值只剩下600多亿了,从2021年上市,高峰期49.96元/股,现在只有8.97元/股,比零头还少。当然同期恒生科技指数跌幅为51.71%,但京东物流的下跌77.81%,远大于其跌幅程度。

  京东物流股价走市,肯定受到母公司京东的影响,近年,多家机构下调了京东评级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引发股价跳水,持续刷新上市以来新低,自然对京东物流的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京东物流从京东拆分出来独立上市之后,一直在推进收购进程,烧钱不止,自然很少有投资者愿意继续信任它。其实,京东在基础设施上烧的钱最后都不会浪费,对于实体经济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是把现金变成一个资产,但这引起了投资者质疑,造成股价下滑。

微信图片_20220814104958.jpg

  如果说京东是盈利不佳使股价低迷,但顺丰盈利状况颇佳,其股价走势也持续低迷,截止2023年10月,顺丰股票收盘价40.8元,比起最辉煌的时候124.7元,持续下跌累计超过80元,较高峰市值6000亿元跌去三分之二。

  从二级市场来看,交出漂亮“成绩单”却没被资本市场认可的顺丰控股,作为快递行业龙头,一直备受私募、公募基金的青睐,但随着其股价暴跌,多位顶流投资机构“踩雷”。

  今年以来,圆通速递股价跌幅明显,1月3日至6月27日,圆通速递累计跌幅达到26.81%,其它各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也较大,不容乐观。

  按说各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增速较近年有所回落,但各大快递公司仍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增长,股价不至如此,至于百世集团在美市股价跌破1美元,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有企业运营方面的问题,也有中美博弈下,物流快递中概股受挫缘故。

  中国上市的快递公司亟须打响新一轮的市场守卫战,实际上,这场保卫战已拉开帷幕,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回购。去年以来,多家快递巨头开启了股份回购,顺丰控股于2022年3月、9月两次启动回购,每次近20亿元;申通快递于2022年12月,使用自有资金55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今年6月,圆通速递用自有资金回购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股份。

  虽然上述公司均提到,回购的公司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但其实也有稳定股价,提升市值的作用;同时,回购也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递企业的股价下跌也有其逻辑;作为电商平台的附庸,在绝对市场份额实现之前难言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半年报,三通一达的票均收入普遍下滑,同比减少了3%~8%不等,就连顺丰也微跌了0.6%。

  2023年的快递股虽然在净利润上表现都不错,但追究起来核心都能指向降本增效,快递公司的单位运输成本持续下降,资本开支不再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以这种方式,盈利空间受到了显著压制。

111.jpg

  另一方面,快递行业进入了“重格局、轻业绩”的份额竞争时代,而业绩的不光显,自然影响股价的走势。

  三、极兔能否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