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电商化、数智化——医疗器械供应链的深化之路

2021-12-16 12:10

2021年正值医改不断深化,相关政策频频出台,企业竞争环境被重新定义。在集中采购、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改革大背景下,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单位亟需调整策略,重新找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借势改革升级,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医院则亟需通过数字化、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重新塑造价值主张,实现高质量发展。

1.jpg

为深入探讨变革中的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之道,12月10至12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年会在济南隆重举行。科箭软件渠道与华北区业务发展总监姜楠先生应邀在分论坛上作《赋能医疗器械供应链,拥抱数字化云时代》的演讲。

大会围绕“重新定位,重塑价值”的主题,邀请来自监管机构领导同志、行业研究专家、企业经营者和高级管理者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和案例分享。年会吸引了医疗器械全链条上下游数百家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会,围绕医院院内供应链、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第三方医检、集中带量采购、营销渠道创新等话题,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供应链的发展之路,参会人数达千人。

1.jpg

回顾2020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医疗器械供应链不仅抗住了疫情的考验,而且取得了亮眼的行业发展成绩。新时期、新发展、新趋势,站在“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供应链整体将朝着数智化、高端化、国产替代化等方向发展,呈现出以下六大趋势:


一、政策红利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极大助推了医疗器城产业的发展。2021年3月,新修订的《医疗器城监督管理条例》作为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基本法”,提出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批,加强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未来行业监管的不断强化,将有力助推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速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

集中采购仍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主旋律,并将不断扩围扩面。以降价控费为目标,量价挂钩、招采合一、价格联动,继续进主新一轮政策调整期,流通领域集中度进一步大幅提高,配送商业将出现功能分化。据不完全测算,2020年,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四家全国医疗器械市场主要占有者的市场占有率不足25%,市场占有率较低。接下来,国内外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也将持续积极地通过投资并购等多样化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提升协同效率。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三、加速自主创新,进军国际市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