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对称战,何为不对称战?从军事上说,对称战就是双方拥有同样的作战能力和战争资源,使用的也是相同的战略战术甚至相同的单兵技能进行对抗,譬如一个人的是西方军事家奉为圭皋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另一个人的是同样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中国的《孙子兵法》。而不对称战争则是指交战双方表面上看不到的战争潜力、背后的战争资源以及独特的战略、战术、战法。
商贸物流则是一种和平年代的战争,即所谓商战。既然是战争,也就存在有对称战和不对称战。其实人们不乏见到,一些论规模、大小乃至战略战术都差不多的物流业同行,尽管其中一方竭尽了全力,仍然败北,连打个平手都未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失败的一方犯了一个思维认知上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仍以战争为例,在军事冲突中,交战双方总体实力虽说旗鼓相当,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是单兵素质上的高下,可以是武器装备质量的优劣,也可以是信息科技含量多少的程度等等,这种差异往往有可能使一方处于有利态势,而使另一方处于不利态势,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由此构成的一种不对称态势,进而导致双方会打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对称战早已司空见惯,如今我们商贸物流业最需要的就是打一场不对称战。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多年来物流业一直存在一个老问题:同质化竞争!
所谓同质化,主要是指的是模式的趋同,例如顺丰同城、美团配送等,尽管名称上有差别,但内容几乎一摸一样。这些年来,很多企业都籍此希望能打破同质化竞争僵局,但最终还是走向了营销路线的老路,搞促销、拼成本、拼价格,钱多点的企业还会花钱搞效果难以预测的广告宣传,然而结果往往都难以令人满意。
对称战:同质化+内卷化
对称战造成同质化和内卷化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僧多粥少”。十几年前,国内货物流通的需求旺盛,物流发展十分迅速,高速扩张,公路货运进入井喷期。无论是物流信息平台,还是专线、零担,物流企业遍地开花。随着物流企业增多,市场就开始鱼龙混杂。同时,物流这个行业虽然有多个领域,但无论是运输路线还是目标群体,各个企业之间都存在严重的重叠,往往能看见几十家物流企业在排队等着一家货主企业的派送业务。
正因为如此,很多物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在疫情尚未结束,成本越来越高,运费一降再降,生意越来越难做,钱越来越难赚,很多物流企业都在同质化竞争这片焦土上感受着被灼烧的滋味。
如何破除同质化竞争,已然成了摆在同质化物流企业面前的一项行业大考。笔者在前面说了“僧多”,多到什么程度?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公路运输的物流企业已超过750万家,零担物流企业约有100万家,并且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货车司机3 000万。2020年,网络货运又横空出世,大家都以为这是一片蓝海,一股脑儿的想扎进来。幸好,国家及时提高了入市审核标准,申请难度加大,才让这一行业没有涌现更多进来抢饭吃的新“僧”。
虽说物流行业领域众多,有运输、仓储、城配、专线、零担、快运......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也不尽相同,表面看来似乎对称,但是从服务实质方面来说都较为单一、雷同,企业之间都存在严重重叠。
此外,不仅同种运输类型存在竞争,异种运输类型也存在竞争。随着运输结构的调整、环保的升级和降本增效的协同发展,铁路运输的部分服务和公路运输存在同质竞争,例如1 000公里以上的省际运输,会受到铁路运输的冲击和影响。
诸多因素造就对称战局面的形成
那么,对称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首先是物流行业整体还处于低端行业。相对于铁路运输和空中运输,公路运输的准入门槛较低。这一因素为公路运输企业的遍地开花埋下隐患。很多公路运输企业看到有利可图,就无视自身的实力和条件,盲目进入市场,企图在市场中分一杯羹。很多小微物流企业,都是一个门店加几台电脑、电话,就开始运营了;而很多货车司机在某些金融机构和售车公司的联合之下(例如有货源、有优惠),就盲目贷款买车进入市场。
二是伤人害己的价格竞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近年来,不管是运力过剩导致的同质竞争,还是物流企业之间的服务同质化,最终导致市场过度竞争,引发价格战,以服务同质化为背景的价格大战,是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盲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价格成为吸引货源的主要因素时,恶性循环会致使运价越来越低,利润严重下滑,有的甚至不惜亏本运营,恶意压价来打垮竞争对手。激烈的竞争,使得多数物流企业都进入了微利时代,严重的甚至亏本。重要的是,虽然市场可选择性多了,但对于货主来说,优质的选择却并不多。而且,同质化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是行业小散乱差。中小微企业虽是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服务内容的单一,在公路运输领域,有近80万家的运输企业还停留在作坊式管理运营阶段,经营粗放、效率低下,目光也较为短浅。同质竞争使得企业道路越走越窄,影响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大多中小微物流企业也都是各自为政、散小乱差,实力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如何打赢不对称战
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因此,笔者提了几点建议供广大物流企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