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物料的分拣需要准时且准确,从而有效支持生产和库存管理。基于物料齐套与分拣管理的逻辑,我们可以从主生产计划层面,周、日和小时作业计划层面,以及数字化管理等方面设定物料分拣策略。
制造业物料分拣非常强调“符合作业计划要求”的时间上的准时性和数量上的准确性(并且是合格物料)。从有效支持生产的原则和库存控制而言,物料过多、提前送货都会导致库存,增加库存成本;物料过少、延后到货或者缺少某个物料,就会导致延期生产、延期交付,同时还会造成计划变动、停线损失、交付损失等,造成运营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
无论是精益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物流,其运营的关键任务是确保生产所需物料在合适的时间被拣选,以达成齐套和精准配送。物料齐套是指物料的数量刚好满足生产任务单(生产计划单、生产作业计划单、生产工单等)。根据产品BOM表计算出来的需求数,可分为信息齐套和实物齐套。信息齐套是指信息系统里库存数量能够满足生产任务单的需求;实物齐套是指在工厂的各个物料经过人工分拣、齐套后,实际物料确认能够满足生产任务单的需求。物料齐套管理是在合理的物料管理策略基础上,根据生产需求特点分析,设定物料齐套检查的逻辑并进行实时拣选和监控,及时解决物料异常问题,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物料齐套与分拣管理的逻辑
图1 某企业物料齐套情况
假设某工厂A产品的生产周期为1天,5月15日,系统记录A产品有3个订单,订单一的需求数量为200件,要求交货时间为5月16日;订单二需求数量为400件,要求交货时间为5月18日;订单三需求数量为400件,要求交货时间为5月19日。从ERP系统导出生产A所需物料的可用库存如图1所示,虽然总物料数量有9568件之多,但是由于A9物料仅有100件,因此5月15日A产品的物料齐套数量只有100件,无法满足订单一200件的需求。从完美订单交付的角度而言,其针对订单的物料齐套率为0%;从库存数量的角度而言,9568个库存中,仅有生产100件的1500个库存是有效的,无效库存占比为84%。显然,这些无效库存是在过去的运作过程中,因为物料多到货或者早到货而导致。
上述物料齐套分析是从在库可用库存的角度进行的相对静态的分析,仅考虑在库可用库存数量,没有考虑时间的维度。在工厂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在途库存(采购订单的预计到货时间)进行动态的监控和分析。
图2 某企业物料齐套情况
如图2所示,和A产品相关的在途物料均定义了到货时间,假设物料均能如期到达工厂且合格,5月17日总齐套数量为400件,可以补充5月16日订单一的欠货,但仍然无法满足5月18日订单二的需求(A8、A1、A2均有缺料);5月18日总齐套数量为500件,仍然无法满足订单二的需求(A1、A2缺料);5月19日总齐套数量为900件,可以满足订单二的欠货,但无法满足订单三的需求(A9缺料)。由此可见,站在5月15日审查5月15~5月19日的物料齐套情况,可以提前预知缺料风险并及时作出响应。比如当发现5月18日A1、A2各缺料100件时,期间有3天的响应时间,可以要求供应商原本应该5月19日到货的A1、A2物料提前至5月17日或者18日到货,以满足订单生产的需求。
因此,物料齐套分拣策略管理不仅仅是监控物料齐套率,更是对物料齐套和实物分拣过程进行管理及风险预警。齐套率仅仅是反映物料齐套管理的结果,单纯监控齐套率无法提升物料对生产的满足率。物料齐套是生产计划和物流计划协同与有效执行的结果,物料齐套管理能力取决于物流过程管理的有效性。物料齐套管理旨在建立一套由远及近的物料实时监控系统,是将物料供应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必然过程。
物料齐套分拣管理要求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首先,从物料需求计划开始,到主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各个层次上都要进行准确的齐套和分拣管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遗漏;其次,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随着市场的变化可能不断地调整,这种调整必须要实时体现在齐套与分拣管理中;第三,生产和物流动态始终都在更新,物料齐套和分拣管理需要实时呈现最新状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时预警。
二、物料齐套与分拣管理策略分析
尽管工厂管理要致力于确保物料分拣和配送的齐套率,尽量削减无效库存,提升库存的有效性,但也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物料都要做到同时到货和分拣。齐套分拣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工厂面临的实际情况,比如供需关系、供应商距离、物料品质、运输成本、供应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要素影响。
物料齐套和分拣管理与物料的分类、库存标准等息息相关。如果某个物料的采购周期较长,其库存标准设定的数量可能较多,能够满足工厂一周到两周的使用需求,针对该物料的齐套管理的要求,则是基于未来一周到两周的生产计划需求来检讨该物料能否满足,若不能满足则需启动采购流程;而对于另一种物料则是要求供应商按小时进行JIT供货和拉动式分拣,此时物料齐套分拣管理需要考虑在途库存和供方库存的情况。所以,物料的分类管理与库存标准是物料齐套与分拣管理的前提。
图3 齐套管理分类图
如图3所示为某企业优化物料齐套管理后,建立的齐套分拣策略和库存标准对照规则。
齐套分拣策略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在主计划层面,需进行物料信息齐套的检查,以检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物料是否都进行了采购下单,这是对采购作业的监控和修正;在周作业排程层面,根据物料的回货周期不同,短周期物料需进行信息齐套检查,长周期物料需做实物齐套检查;在天作业排产层面,需要根据生产线的排产及物料上线需求,进行物料的与分拣及实物齐套检查;有些物流管理精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还有小时层面的实物齐套与拣选管理。
1. 主生产计划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