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线的未来:三条看得到的出路

2021-11-09 16:41

  专线的货去哪儿了?

  根据不同商流结构下货源的差别,以及网络覆盖的差别,我们将整个零担市场中的玩家企业分为三类,分别是对应大小全国网的快运企业、区域网企业以及对应大票网的专线企业。近些年来,不管是由于商流结构的变化,还是快递、快运的降维打击,专线的货都在“越变越少”。

  1.1商流模式变化,快运公斤段上升,专线“货变轻了”

  1)分销下沉,大票变小票

  近年来,电商快速发展,传统多级分销链条逐渐被缩短;工厂和品牌方直接面对C端客户,商品的流通特点逐渐变化为小批量、多批次。大货变少了,小货变多了,大票的货物被分别拆到了快运和快递中。

  2)快运上市潮来临,“以往假抢,现在真抢”,旺季回潮货没了

  2021年,快运集中进入IPO阶段,资本要求变高。众玩家唯有通过“价格战”提升货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才能拥抱高估值。快运“价格战”不再是单纯的淡季填仓。

  而“价格战”的产生,直接带来专线的噩梦。通过提升公斤段,快运网络货量越来越高,干线拉直、点点直发的线路不断增多;再加上,凭借提送货上的成本优势,快运整个链条成本一度赶超专线。 1.2 平台推拼车业务,政策存漏洞,专线“车变小了”

  随着满帮、货拉拉等平台相继推出零担拼车业务,专线的生存空间再一次被压缩。几乎没有前后端揽收功能的专线,弊端充分暴露。

  另一方面,按轴收费政策发布后,许多企业钻政策漏洞,利用4.2m的车拉10多吨的货上高速走长途,以此压低干线成本。

  1.3 区域经济结构变化,多式联运成本更低,专线“活变少了”

  今年以来,从华东到华南的专线企业纷纷吐槽货变少了,生存更难了。事实是,货量真的减少了,那些以往的陆运更多变成了海运。

  比如义乌出口东南亚的货。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基地,大量服装、机电产品、纺织纱线及织品从这里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这些货物以往都是陆运到华南,再从华南海运出口到东南亚;现在是直接短驳到宁波、舟山、上海等港口进行出口。


  专线如何发起反攻?

  随着快运巨头们的大笔资金进入,快运业整体产能扩大。这导致许多专线园区整个2020年的货量直接降低20%之多。专线老板们不再“躺着”乐观,而是“站着”把货抢回来,开始从强势的干线方面,以及前后端整合方面强化竞争能力。

  2.1 供应商整合:为过去单打独斗的专线企业赋能 首先是专线平台,对专线的干线运输业务进行整合。近两年,资本继续在这一领域活跃,代表企业如德坤、聚盟、卡行天下等都获得过融资。

微信图片_20211109164055.jpg

  模式较轻的平台,是通过园区租赁、系统接入的方式进行整合。这类整合平台与专线的紧密程度通常比较松散,抓取能力较弱,可控力不足,因此无法将平台和专线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

  而模式相对较重的平台,通常与专线之间涉及股权关系;因此,平台与专线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平台把控能力也比较强。平台会将自身的运营思路应用到专线中,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分拨运作和班次运营,从而形成全国性的标准化平台网络。

  目前,聚盟、德坤、三志这几家专线平台,通过多年的试错与验证,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整合逻辑”,并开展了网络布局,成为行业头部代表。

  1) 聚盟——开线建园,吸纳专线

  为了继续落实起网,聚盟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不断打造聚盟品牌园区,吸纳专线进行加盟,以加强自身大票网络的覆盖,实现点点直达到点地直达模式的转变。并且,2020年6月正式推出蜂羽APP后,聚盟依托自身已经逐渐成熟的专线网络,为货主实现了更低成本的调车,为司机实现了更高效的配货。

  2)德坤——拿钱办事,找“线”扩网

  2020年拿到融资后,德坤继续完善其网络布局,打造成熟的大票网络。近两年里,德坤与100多家专线打造千条共建线路,并实现了10个区域的网络互通;还推出了“一票通”、“德坤快线”等运输产品。

  3)三志物流-开线整合,复制南昌模式

  三志物流一直保持稳定的开线速度。通过增开线路,入股专线,吸纳专线进入三志体系,构建自己的大票网络。业务积累的过程中,三志逐渐将线路做成往返,甚至推出“次日达”这种时效类产品。截至2020年末,三志自营车辆达到近400台。

  另外,三志已经在一些具备管控条件的地区开始了南昌子公司模式的复制,如沈阳、济南、昆明等地。南昌模式也就是在园区内划分功能区,设立统一的卸货区,统一称重量方后,客户通过线上系统进行支付;然后,叉车将货物叉到对应的线路位置进行装货;最后,总部再进行统一结算。这种统一集货、发货、结算的模式,形成了一张点地直达的全国主要城市大票网络,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 2.2 流量整合:把持流量入口,为客户提供最优方案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家电、家居品类,还是服装、电子等品类,甚至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且量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业的订单越来越零散。计划性的大批量采购现象正在逐步减少,小批量、短周期、多频次的零散订单越来越多。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