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货主还是三方,对于一站式交货的需求从来没有消失过,但也从来没有被真正满足过。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专线本身的路线局限,无法完全覆盖客户的全部发货路向;另一方面,由于专线分散分布,货主或三方不得不“多点”交货,浪费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真金白银。
1)货拉拉——为中小三方客户提供拼车服务
货拉拉于2020年7月推出零担拼车产品。利用自身前后端揽收配送以及合作专线的干线资源,形成从前端揽收到末端派货的业务闭环,该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小三方和工厂散客。
货主直接可以进入APP进行下单,选择零担物流功能,填写地址、货物信息后,平台直接根据填写的发货信息进行初步报价,然后直接派单。发货的费用包含物流干线费、取货费、送货费以及保价费用。
2)满帮——信息部与个体司机之间的撮合平台
满帮本身就是服务于信息部、散客的长途整车匹配平台。近年来,不管是入局同城,还是布局零担,满帮不断拓展自身商业版图。区别于货拉拉,满帮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信息部、三方和直客,开通零担拼车业务主要是匹配中小客户更经济的发货需求。
货主在APP上选择零担拼车功能,填写地址、货物信息后,订单将在平台上进行发布;然后由司机联系货主进行整体的协商,确认取送货地点、时间。由于满帮的运力池由个体司机组成,所以平台不会直接给出报价。
3)物流宝——专线散货市场撮合平台
物流宝主要专注专线散货交易。平台发布快运网点、工厂直客以及三方的货源信息,匹配到合适专线后直接发货,由专线负责全流程的运输。这两年来,物流宝不断做各大区域的地推,完善自己的网络,目前其已经开通了包含江浙沪到全国、华北到东北、东北到华南以及东北区域跨省等线路。
货主在物流宝APP上直接填写信息;然后,物流宝会推荐给客户各家专线线路以及其报价,货主进行比价后,选择合适专线进行派单。
2.3 落地配整合:提供末端共配,提高订单密度和装载率
专线的末端配送订单密度低、计划性差,临时性的外包合作模式使得成本居高不下。对专线来说,面对全网快运全流程低成本模型的挤压,改变专车配送成本高的痛点,是其构建壁垒的关键关卡。
专线末端共配,就是将多条专线的末端配送订单集中起来,共用落地配,从而降低每一单的配送成本。
过去,卡行天下曾经对共配有过探索。虽然最后没有跑通,但这也为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如果想要通过共配来降低成本,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订单密度足够大,另一个是能够提供标准化服务。卡行天下的共配更倾向于实现前者,并未实现个性化需求和标准化服务的完美匹配。
拼车宝是一个专线末端的共配平台。通过对蓝桥TMS系统中在途的订单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出适合拼车的订单数据,并且根据线路以及其他需求进行打包,再分发给各条配送线路的合作方。合作承运方则通过多点提货进行拼车操作,拼完进行多点轮流配送,充分匹配订单的计划性需求,提高配送车辆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高昂的配送成本。
三种探索方向未来都有生存空间
3.1未来专线不是靠成本优势活着,而是靠个性化优势
快运货量激增,网络能力提升,专线高利润货源被抢走;大票平台网络规模经济显现,成本逐渐下降。这些情况下,专线原先的一些配货成本优势不再,未来成本优势消失之后,大部分小专线将要被淘汰出局。
专线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无法实现网络效应,那么就要尽量实现规模效应,或是做到单点成本的极致。
3.2大票平台终局会产生网络效应,形成加盟制快运标准的网络
未来专线平台想要与快运抗衡,必须组成一张强网,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现在,聚盟、德坤、三志的组织形态只是过渡业态,没有真正实现实体整合;未来要做到统一系统,管理到每个园区的运营,不论是集货、分拨还是干线都会管,形成目前加盟制快运网络的这种标准。
那么,最理想的形态就是点发全国,专线平台形成大票零担的实体网络,主做400、500公斤到一吨的生意。未来,这些实体网络会切走国内一半的专线市场,最终成为美国OD那样的大票零担平台。
3.3 前后端配套是未来抗衡快运的一把利剑
未来,国内制造业品牌不会太过集中化,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形式存在。那么,前端就需要一个媒介来把控流量入口。满帮、货拉拉、物流宝等都是做货源匹配,降低专线找货成本。而对于后端,货拉拉凭借自身平台配送运力、拼车宝整合专线末端共配需求,都是为专线降低单票配送成本,补足自身弊端。
未来,专线/专线平台加上前后端的配套,都将为大票零担玩家抗衡快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