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达系快递企业经历了一场集体涨价又“尴尬撤回”的事件。近几年来快递业几次涨价的努力均告失败,难道,这一“魔咒”就不能被打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妨可以从解读快递价格调整需要哪些条件来做分析。
01
如何占到“天时”?
5月初,申通、圆通、百世等快递公司“不约而同”宣布调整快递价格,在其官网发布的告客户书中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向好,全国范围内的收费公路于5月6日零时恢复收费,为保障末端网点有序复产、完善客户体验,促进基层网点良性发展,将适当调整快递服务价格优惠幅度,具体价格变动请咨询对应网点。
然而,这一次的试探行动却引发诸多质疑。几家企业眼见形势不妙,匆忙改口。5月11日,申通、百世、韵达撤除了相关公告,圆通、中通更新公告,调价原因中没有了“高速公路恢复收费”的相关表述。
快递业是实行市场定价的行业,但一场场试探性涨价均无疾而终,折射出快递行业既渴望改变营收现状又难以摆脱"价格战"的缠斗,行业间的非良性竞争还在继续。
其实,通达系快递选择在此时涨价,是有一定合理理由的。
其一,是近年来的价格战已严重影响到快递公司的发展。各家公司4月经营公告显示,近1月内,快递的单票价格仍在不断降低。单票收入方面,圆通单票收入为2.35元,同比下降24.42%;申通单票收入2.55元,同比下降22.73%;韵达单票收入2.14元,同比下降33.54%。在价格战使得二三线快递基本被淘汰出局后,头部快递企业有着暂时休兵、并提升价格的渴望。
其二,为旺季生产成本增加扩展空间。马上就到“618”了,快递行业从淡季到了旺季,因此其在应对流量剧增投入的人员、车辆、运营技术等都会形成更大的成本。
但这次涨价试探所选择的时机不合时宜。
首先,快递企业不应该在疫情刚刚宣布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积极倡导复工复产和恢复消费的时候涨价。疫情对于上游相关行业和民生都造成了较大冲击,在大家都勒紧裤腰袋过日子的时候,宣布涨价显然不得人心。
其次,当前国家政策取向基调是确保稳定。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强化“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对外贸易、稳外资、稳投资、稳定市场预期),“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此时宣布涨价,显然与国家发展的总基调不相符合。
因此,从时机选择上,调整快递价格,应该是在国内经济有效恢复、民生进一步改善之后。考虑到今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这种调整可能要在明年或之后了。同时,调整快递价格,还要抓准一个合适的点,如油价大幅上调、人工费用出现较大涨幅等时间点。本次涨价选择“高速恢复收费导致成本增加”这个理由很牵强。
02
如何占到“地利”?
快递要占到主场之利,关键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是快递企业在服务取向上要有所调整。要改变单纯依靠走量的盈利模式,重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快递业属于服务行业,能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用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去打动消费者,是所有服务型企业(包括快递企业)能否实现更好溢价的关键。不知道快递行业经营者有没有意识到,电商和群众对快递涨价意见大,就在于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本应该送货上门的事,如今快递小哥们自动简化为不征求消费者同意,而是直接送到快递柜、快递超市、菜鸟驿站等处让用户自提,这虽然给部分收件人(如白天无人在家的等)提供了方便,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收件人是不满意的。而反观近年来外卖行业能取得这么快的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主动联系、送餐上门。
此外,快递企业的售后服务也是让消费者诟病较多的地方。消费者反映快递问题比较集中的前五位,比重最大的是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的赔偿问题,快递企业本着能挡则挡、能推则推的消极态度,是最不让消费者“感冒”的地方。
二是快递企业要在业务结构上实现有效转型。当前,网购占了快递业近80%的业务份额,自然受到电商业的掣肘。要改变这种一业独大的局面,快递企业就要在“进厂”、“下乡”、“出海”等新领域加大发力,要想办法做到与壮大自有产业链、扩展国际供应链、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自然身价也就提高了。
而且,即便是发展网购业务,也可以向增加附加值方面做一些探索。如为网商提供进货、仓储、配送的一体化服务,在营销中也可以通过创新带货,或者包销、代售等方式,提高对商家价格方面的话语权。当然,这更考验的是快递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企业总部摆脱一味对电商依赖、转型发展、自多提升的决心和意志。
三是快递企业要及时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在服务改善、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快递企业要注意品牌的价值作用。品牌影响力是核心影响力和外延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力在更高层次上的提升和最集中体现。品牌影响力也是左右顾客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是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更高利润的重要能力。
当前,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各类资源有着向强势品牌集中的趋势。而快递业除了个别企业在消费者中有较好口碑外,大部分的品牌辨识度、用户的品牌忠实度低,因此,快递企业要注意规划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更大的影响力价值。
03
如何占到“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