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方获悉,已经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将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请注意,世界级机场群意味着会有这些“大招”:
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
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
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
这是否意味着传说中的上海第三机场落户南通实锤了?
且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受访的行业人士普遍对记者表示,从上述表述看,南通新机场将是一家民用机场,还是一家服务于上海的机场。
5月21日在南通举办的2019第二届通商大会上,南通市市长徐惠民也曾公开表示,具备上海枢纽机场功能的南通新机场正在抓紧规划。
在业内看来,“具备上海枢纽机场功能”,短短10个字,却意义深远。
“随着南通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其作为上海北大门和枢纽机场的服务功能也逐渐明确,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真正确立,将与南京、杭州、合肥等枢纽机场一起,打造长三角的世界级机场群。”华略智库创始人任建新博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根据本报此前报道,南通新机场基本确定选址于海门四甲及周围乡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年吞吐量设计是5000万人次,控制面积120平方公里。新机场建设周期为8到10年。
据悉,南通新机场将通过北沿江高铁和沿海通道连接上海。目前,这些交通工程也在加速推进中。
南通
徐惠民表示,当前,关系南通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基本确定,主要是北沿江高铁穿越南通、经崇明岛过江、与上海连接;通州湾正在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打造江苏新出海口、长江经济带集装箱出海的新通道。
上海
根据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6月4日消息,上海铁路局表示,作为沪通铁路的咽喉,沪通长江大桥的主航道桥28号墩北侧辅助跨钢梁顺利合龙,为年内完成主桥钢梁合龙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上海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底,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基本建成。
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将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同时,该铁路还将连接起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的沿海铁路,贯通中国东部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为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提供便利条件。
记者从崇明区政府获悉,崇明区政府与南通市政府在今年2月底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重点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研究以及道路交通网络、航道建设等。
“南通新机场若能进入国家相关规划并最终建成,未来浦东、虹桥和南通新机场等几个机场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需要相关层面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长江联合集团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对记者说。
叶继涛表示,南通新机场若能建成,将利好航空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还有利于上海和南通之间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上海的一些传统物流业、航空物流仓储业,以及一些公司的仓储中心,未来都可以转移到南通,南通也可以更全面接轨上海,带动整个江北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一位券商行业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南通新机场的影响将是综合性的,除了利好南通的交通运输业、物流业、仓储业以及旅游业、房地产之类的服务业以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样令人期待。
相关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蓝图绘就
2019-05-15
江苏启东圆陀角边,日夜不停奔流的长江就此入海,完成对江海文明的最后滋润。数万年来,长江在此孕育出一片广阔的平原。而在中国经济版图上,这个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创造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伴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就在前天(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无疑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也为之确定了更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当规划渐渐浮出水面,长三角三省一市也在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上证报记者获悉,三省一市的领导数天后就将在芜湖聚首,举行自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成立以来的第二次高端会谈,更多重磅举措即将发布。
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受到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4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春夏研讨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明确表示,在沪苏浙三省交界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近日,上证报记者前往李强口中的这一交界区域实地探营发现,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三地之间的联动已清晰可见:建筑工人为重大项目“腾笼换鸟”而辛勤忙碌,技术人员为项目选址正奔波考察……
区域经济新蓝图获官方定调
自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相关省市迅速行动。2019年1月,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政府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逐步统一市场规则、信用治理、市场监管。
一个月后,《青浦、吴江、嘉善2019年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发布,初步确定了今年七个方面51项重点工作。
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对上证报记者解读称,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强调了在开放中要有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