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链物流的逐渐升温,冷链物流成为当下争先发展的行业,但由于冷链物流成本的高昂,因此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尤其是低温冷库机器人有望成为减少成本的利器之一。
智能机器人在沉浸了几十年后,在2014年迎来了科技界和商界的“喷发”,冷库搬运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制冷界机器人陆续登场,格力、美的等多家大型企业徒然加大对人工智能的开发研究,机器人在制造业的运用也开始极速升温。
冷库码垛机器人在制冷行业里并不是新鲜事,机器人参与全程冷链才是目前的前沿技术。
这些制冷界的“人工智能”不是天方夜谭,早在2012年,思念第二工业园就有两个德国机器人忙着天天替人搬汤圆,两个德国库卡机器人把包装好的产品按规格分类摆放好,为它们包上薄膜,码垛在立式冷库中。依靠人工打下全国速冻市场七成江山的郑州速冻企业,正式与“智能时代”并轨。
其实,低温冷库机器人能在这时候升温,原因很简单:中国目前人工费上涨得厉害。而机器人很耐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不请假、不抱怨、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要求加薪升职……尤其作为冷链,冷库作业“冰火两重天”,用机器人方便高效,不会让人受伤;机器人还可能喷出冷气给货品降温保鲜,这对现在多数生鲜电商冷链末端“最后一公里”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打开家门,一个彬彬有礼的机器人从自己“箱体”里拿出你网购的冷冻冷藏食品,还“嗞嗞”冒着“冷气”,这该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情!
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为“节省人工成本”、“让人不再受低温伤害”而生的低温冷库机器人,推广普及是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江浙沪这样的地区,一个工人每月3500元起,加上吃饭住宿的成本,比起机器人一次投入几万元,后续只需充电维修的成本,是不错的。浩爽制冷说明,作为冷库冷链这样的特殊环境作业,在未来,人只需要坐在控制室就好了,温度低到零下18度、零下35度、零下60度,这环境再壮的小伙也不能像低温冷库机器人那样长时间不间歇工作。而自带“低温小冷库”的机器人,也是生鲜电商解决“最后1公里”的前沿概念。
低温冷库机器人尽管初始投入成本可能较高,但是后期的长期使用将会使得成本大大减少,冷链物流将会进入机器智能化时代。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