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过程涉及生产、包装、采购、储运、流通加工、分销、交易等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近年来农产品物流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国外发达经济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技术整体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流通成本过高,高效的流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同,造成了农村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中国存在着多种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是“超市+农户”、“加工企业+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且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运作模式,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阶段,都属于传统的模式,发展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而现阶段来说,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财政资金、金融机构投资、农民集体投资等融资途径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建设,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底子薄、国土辽阔,且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国的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流通设施少且简陋,缺乏相应的仓储、检验、保险、冷藏设施以及冷链设施系统,在车辆进场管理、农产品检验等方面比较落后,效率低下。特别是县乡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大部分乡镇集贸市场还是规模较小的集市市场,其中少数是简陋大棚等设施,多数是露天交易,相当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仍然停留在提供场地、出租摊位、自由成交和收取管理费的初级市场经营管理阶段。县城超市少且规模小,营业额占商品零售额的份额较少,并且超市还没有延伸到农村,一般乡镇只有一些小商品销售门店,难以满足农民买卖农副产品以及增收后对消费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由于农产品对物流运输设备、储存方法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农产品运输需要大量针对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特性的专业运输工具,而我国农产品专用运输工具极为缺乏,且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中国冷链物流水平落后,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农产品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农产品大量的损耗,物流费用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专业冷藏设备如冷冻库的缺乏是导致中国冷藏物流落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缺乏规范的、保温的保鲜运输车厢,运量还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在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中国冷藏车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这一比重,在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更是达到了3%。
目前,中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中还没有广泛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现象,致使生鲜农产品质量和鲜度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先进的粮食散装技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粮食散货率比较低;农产品冷藏和保鲜技术水平较低,还没有实现从田间采后预冷到消费者冰箱的全程冷链,适应不同农产品特性的宽温度带冷藏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检测粮温、控制粮情变化的管理方式普及率较低;粮食质量检测方式在许多粮食企业还比较落后;对农产品进行规范化、合理化包装还需要进一步设计与开发;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农产品物流的配送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远不能满足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要。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农产品种类繁多,这就需要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而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方面存在资金不足、投资分散和使用不当等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等问题。总体看,缺乏全国性、开放、规范、有序的大市场,具有价格形成机制的大型市场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主产区,市场功能单一。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