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配风云再起,COD联盟“情归何处”?

来源:运联传媒 | 2014-11-04 13:31
  又到双十一,再说落地配。曾经山高水长兄弟情深的中国COD配送联盟,在今年的双十一各归其主各自为战。顺丰收了一批,增益速递收了一批,唯品会收了一批……纵观落地配企业现在市场格局,到底分成几派?今天,我们就分分看。
 
  ——唯品派。唯品会的物流模式98%是干线+落地配,2%是顺丰、EMS、四通一达。它的物流模式决定了它要联合很多落地配公司。坊间传很多落地配已经被唯品会收购了,但只有一家对外承认——重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那些没有被唯品会收购、注资的落地配,也有一部分成为了唯品会的“唯伙伴”。
 
  ——当当派。最开始使用落地配的电商应属当当网了。目前,全国大概有10家落地配是当当网的“大商计划”成员。据说,当当要和1号店合作,打算自建物流,这对落地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增益派。联想控股的增益速递,自从成立起也收购了不少落地配。被大众所知的有全日通快递、北京飞康达、苏州昊盛物流、山东D速快递、东骏、合肥汇文、广西南宁腾达物流、山东递速等,据说还有陕西黄马甲。对于增益速递来说,现在自建一个全国网络费时费力,有钱也不见得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它收购或入资落地配也是一种好方法。
 
  ——顺丰派。顺丰有任何动作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其收购落地配自然也是。目前,顺丰已经收购了北京小红帽物流、深圳银捷速递、星程宅配三家落地配。据说,山东海红网送有限公司极有可能成为第四家。
 
  其实除了上述几家电商动作比较明显外,被中信收购的如风达也开始收购落地配,而且石家庄一家落地配已经被收。
 
  ——独立派。还有一些不甘被纳入各电商的羽下,独立发展的。比较典型的有江苏门到门、上海万象。上海万象其实是天猫投资的,而其也主要是帮天猫做商超配送,基本上是8公斤以上易碎的东西,这些都是普通落地配不愿做的(普通落地配愿意做3公斤以下商品)。目前,万象在广州、浙江、北京、上海比较成熟,主要是和当地报业合作,系统用万象的而且统一接单。
 
  落地配企业为何兵分五派?
 
  看看最近几次对落地配企业收购的案例,顺丰也好,唯品会也罢,收购落地配其实都是在低成本的布局物流网络,相比自己开拓市场、布局区域网络,收购似乎是他们更愿意做的事情。
 
  而对那些已经成立10多年的落地配企业来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以下三点,也许我们能看出一些端倪。
 
  1.代收货款。横看国内目前主流电商企业的物流,要么选择自建物流,如京东(初期)、苏宁易购(初期)等,要么选择全国性的快递公司,如淘宝等,而这些电商目前都已经解决货款在线支付问题。对于以代收货款为核心业务的落地配企业来说,必然会减少利润。
 
  2.单向物流。传统落地配是单向物流,只配送不收货,同为电商服务的快递则既派送又收货,平摊到单个送件成本上,快递成本更低些。另外,因为能从客户手中取件,快递企业的品牌给客户的印象会更深。
 
  3.区域物流。在第一点中谈到,落地配的代收货款优势已经不在了,且落地配和全国性快递企业在服务方式上差异又不是很大,但快递企业又比落地配网络要全。从成长性来说,快递大于落地配企业,而且现在很多落地配的流量也流向快递企业。
 
  内忧外患,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落地配会消失吗?也不一定。COD联盟会长许文伟说,无论被谁收购,落地配这个群体是不会消失的,但却面临着转型。
 
  也许是纵向发展,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也许是横向发展,向区域快递、社区配送等更细分的领域发展;也许冷链宅配也是落地配的一个方向。但无论如何,按照现在的方式发展,落地配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型。
 
  对于落地配这个群体,也许你是其中一员,也许你是旁观者,对于未来,你怎么看?是被纳到各大电商的羽下?还是另谋出路?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