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战略下的供应商管理(二)

来源:CIO时代网 | 2013-12-31 11:19

  将以上传统的供应商管理行为放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它的不足之处:

    ·企业与供应商只是短期的买卖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仅限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销售部门之间,而且信息的交流也仅限于订货、收货信息;

    ·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不能得到实时的响应;

    ·产品质量的控制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的控制。

    2 新型的供应商管理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协同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思想需要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2.1 目标

    供应链战略下供应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这不同于传统的产销整合,这个系统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方面。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供销整合表现为以最小的库存实现有效的生产和销售,具体反映在:

    ·必须使采购、生产、发货计划与销售部门所建立的销售计划相吻合,或者说,所有的采购、生产、物流活动都是基于销售计划而展开。所以,产供销整和就是要突出市场经营要素在决定企业整体、全过程活动中的作用,也可以说,企业的产供销都是围绕市场和经营来组织、开展。

    ·及时发现销售计划与实际绩效的差距,并迅速的进行调整。实现销售计划的高精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十分的困难,因此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能及早的发现计划与实际的差距,并迅速的做出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已经转为: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正式的供应商认证;

    ·关键供应商账户管理;

    ·制定正式的服务协议和行为规范;

    ·系统的评估和反馈;

    ·与供应商同步双向沟通;

    ·理解供应商成本构成;

    ·和供应商一起优化供应链。

    2.2 全面、动态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