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程院自主研发的井筒微型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测试,不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其指标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突破将对随钻测控和地质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井下工具智能管理和控制革新。
射频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图书馆、门禁系统和食品安全溯源等。但在井筒中应用比较困难,狭小的井眼,高温、高压环境,高速循环的钻井液都给射频识别技术带来莫大挑战。
针对此项技术瓶颈,2012年,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从中科院等机构引进长期从事RFID技术研究的科研骨干,组成由经验丰富的石油工程、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专家和青年骨干为核心的攻关团队。经过一年半的潜心钻研,研制成功直径1厘米的微型、耐高温高压井下工作RFID标签。通过井口投掷或井底释放的方式,将井内传感器数据采集下来,再通过环空泥浆返回到地面。该成果还成功应用于智能滑套指令传递,采用井口投递方式,实现地面对智能滑套的智能控制。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