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标准化成阻碍农超对接重要门槛

来源:现在物流报 | 2011-11-28 17:20

  “农超对接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农产品的标准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胡定寰研究员在“农超对接进东北”片区活动上,一语道破目前农超对接开展的主要障碍。

    与原有的农产品经过农民-批发市场-批发商-本地市场-供应商这至少5个环节相比,“农超对接”减少了至少3个流通环节。然而,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农户和超市方面都反映,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成为困扰他们重要的一个门槛。

    超市要求多

    “超市对产品的要求特别多,一般都需要有条码、商标,且得是包装商品。每个超市要求也不一样。可是农户哪里有包装的习惯呢。”一位来自辽宁省朝阳市杂粮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代表说。

    胡定寰在调研中发现,中国有的超市标准是不合格率在3%以内的,可以接受;如果不合格率在4%~10%,就会发生退货现象;如果超过10%,超市就拒收。“这种情况下,农民怎么能让产品符合要求是个很大的挑战。”

    胡定寰在给农业合作社和超市企业培训时,用了一个他亲身经历过的例子。2007年,胡定寰给家乐福介绍了两家合作社。其中一家位于江西宜昌的生产蜜桔的合作社,没能得到家乐福的认可。胡定寰细究之下才发现,在这个生产蜜桔的地方,只有3个人负责给25吨橘子定标准和分拣。“这怎么能做好标准化呢?”

    而当日参加农超对接洽谈活动的联华超市、华润万家和乐购等外资和内资超市都表示,产品质量标准是他们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要考虑的条件之一。联华超市生鲜采购部副部长徐勇表示,联合超市采购时“首先注重的是供应量的保证、稳定的质量,其次才是价格”。

    长期从事为农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服务的麦咨达咨询公司市场经理赵海涛表示,从他们几年的经验来看,农产品标准化太低是阻碍农超对接顺利推广的重要因素,因为大部分农民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将产品做到标准化。

    提高技术水平是关键“我们合作社在运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在生产环节。我们合作社有成员327户,带动周边农民将近900户。可是这些农户不一定都能按标准生产。”前述杂粮合作社代表称,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合作社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将符合标准的产品的收购价定的高一些,“如果市场价1.5元,我的收购价就是1.8元。”该代表称,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质量。“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还很低,广大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超市的采购标准。”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介绍。他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马铃薯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才大量被拒。

    据了解,内蒙古武川县是我国优质马铃薯的种植基地。沙壤土质生产的马铃薯个个外形滚圆,皮质光滑、干净。由于该地区的昼夜温差极大,马铃薯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其他地区,在北京的批发市场上,武川马铃薯的价格一般比其他地区同类马铃薯的价格高10%。

    2008年,武川县的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与超市合作。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是抱怨同超市合作不如市场挣钱,尽管超市采购价格明明高于当地批发市场的价格。“武川农民收获马铃薯是用铁锹挖掘,因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而且收获时间集中,需要雇佣大量的外地民工。民工为完成任务,不考虑收获的质量,造成大量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被铁锹挖伤。而超市采购的是符合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剔除大量产品,损耗很大。”戴中久介绍。

    对于这个问题,胡定寰认为,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种子,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辅助生产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胡定寰认为,想要通过中国传统的方式将农产品标准化是很困难的,而农超对接恰好可以通过市场形式让农民接受标准化这个概念。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