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做物流的小伙伴,找我咨询,他的疑惑是: 以下内容是我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不妨看一下。 目前京东和天猫的仓库主要存储的是其自营的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的货物,之所以在仓库存储几乎全品类的商品,是因为用户的需求以及背后的运营逻辑,接下来,简单拆解下: 01 用户需求 我们先来聊聊用户需求,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往线下实体店超市购物时的体验,来辅助理解我接下来的文字。 1.1订单的完整度 先来说说订单完整度,我们在逛超市时,通常是希望一站式购买,而大型的超市,所展示出来的商品,几乎就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百货,而且是全品类的。 所以,即使卖家把我们购物的场景搬到了网上,也依然“复制”了我们在线下购物时的需求。 1.2订单配送时效 我们从超市购买的通常是日用品,所以,自然不像买衣服那样,对时效方面要求的宽松,而是希望尽快能收到下单的货物。回想一下你逛线下超市,买的东西,基本上是拿回去就打算使用的。 所以,即使把购物场景放到了网上,我们依然希望下单后能尽快收到货物。 02 商家逻辑 无论是京东超市还是天猫超市,均为平台自营,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在超市这个场景下,京东和天猫都是商家,或者说,是贸易商。而不是,地产商(招一些卖家过来,收租子)。 而作为把购物场景搬到线上的超市卖家,他们的竞争对手就是线下的那些超市,比如华润万家、大润发、人人乐,想要从他们手中抢走一部分客户,那么,首先,必须满足前面第一部分我所提到的那两个主要的需求;其次,还要比线下超市有更多的特色,给消费者惊喜。 所以,在设计线上超市的产品品类时,网上商城商展示的就是全品类,也就是说,大部分货物都能一次性买到。另外,价格方面,有部分产品要比线下更有竞争力,也就是能让客户看到惊喜。当然,全品类的设计,除了满足客户需求之外,还有经营角度的考虑,因为超市商品的利润比较薄,必须采用薄利多销策略。 在网站设计方面,线上多了一些更好的体验,比如,有同品类商品的排行榜,同类型商品推荐等等(好但未必贵),而我们线下购物,是缺失这个部分的(线下购物场景下,我们看重的是品牌,贵的就是好的)。 因为订单的一次性交付和时效,也是影响线上购物的主要因素,对销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线上的超市卖家,在物流方面都下了大功夫。 03 物流交付 在第一个部分,我们聊了作为购物者,希望自己的订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拿到,同时,希望自己的订单是一次性交付或者说至少是同一天交付到货。 3.1时效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拿到,除了使用速度快的运输工具之外,就是缩短运输距离了。速度最快的是飞机,不过,用飞机来运输好像不现实,因为商家的利润很薄。所以,想要解决时效问题,只能从缩短距离上下功夫。 也就是,发货的仓库与收货人的距离,是相对短一些的。于是,我们知道,现实中,无论是京东还是天猫,抑或是苏宁,他们在一些核心城市都会布局区域物流中心(或者仓库)。 而为什么每个仓库都几乎是全品类呢?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只有全品类,才能满足客户一次性交付的需求,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费用的角度来谈谈。 3.2费用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假设仓库的货物是部分品类,那么,我们在下单后,对于系统后台而言,其分配订单的功能就要复杂的多了(现有的逻辑是下单后分配给离买家就近的仓库进行备货);除此之外,如何在满足全国客户的情况下,来设计哪些品类的商品放到哪个城市的仓库内?这也是一个复杂的事情。 如果想要整体费用最优,就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在仓库费用和运输费用中寻找平衡点(方式一,每个仓库只存放部分品类的货物、多仓库调货来满足订单;方式二,仓库存放全品类的货物、一次性来满足订单),这又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课题了。而最终的测算结果就是,对于线上超市而言,最好的方式是设本地仓,放全品类的货物,缩短运输距离,这样的话,整体费用最优。 其实,线下的那些超市,基本上其配送中心(仓库)存放的也是全品类的货物。 小结: 正是因为用户需求、商家逻辑和物流交付这三个因素,才促使无论是京东超市还是天猫超市,在本地的仓库几乎存放全品类的货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