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维度复盘阿里投资物流

来源:仓储自动化网 | 2019-06-05 10:38

  从阿里2008年投资百世快递开始,包括通过菜鸟网络和云锋基金,共投资了超20家物流公司,可见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梳理发现,阿里在物流领域的投资版图,看似“形散”,实则“神聚”,其背后更有自身的商业逻辑。

  (一)维度1:自我升级,不断强化全流程掌控力

  从阿里投资物流标的的模式看,可分为:网络快递、仓干配、即时配送三种模式。

  仓干配:仓(心怡物流、快仓、沃天下)+干线运输(卡行天下)+落地配(万象物流、晟邦物流、芝麻开门配送等);针对大件的全流程仓干配企业(日日顺)。

  即时配送:饿了么、生活半径。

  网络快递:网络快递(百世、圆通、全峰、苏宁物流、中通、申通)、网络快递末端基础设施(速递易)。

  

640.webp (35).jpg

 

 

  三类电商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1、仓干配:

  模式特点:物流成本高、供应链成本高、物流难度低

  适用品类: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家电、消费电子、书籍、日用品

  投资标的:

  1)仓:

  心怡物流:阿里于2014年6月、菜鸟于2015年12月参与了A轮(金额未透露)、B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

  快仓:菜鸟于2017年3月,参与了B轮融资(2亿元人民币)。

  沃天下:阿里、菜鸟于2015年6月,参与了天使轮融资(500万元人民币)。

  2)干线运输:

  卡行天下:菜鸟分别于2014年5月、2015年9月、2019年1月,参与了B轮融资(亿元及以上人民币)、C轮、战略投资,卡行天下主要为公路运输平台,与电商物流交集主要为干线运输。

  3)配:

  Pickupp:阿里于2018年12月,参与了香港落地配Pickupp的Pre-A轮融资。

  阿里于2010-2018年分别投资和收购了3家落地配公司(黄马甲、晟邦物流、晨星急便)。

  菜鸟于2018年3月收购了万象物流、芝麻开门配送、东骏快捷物流等3家落地配公司。

  此外,阿里巴巴于2017年5月,参与了日日顺物流的A轮融资10亿元人民币,日日顺属于擅长大件、全流程的仓干配企业。

  2、即时配送:

  模式特点:物流成本高、供应链成本低、物流难度低

  适用品类:高频消费品:生鲜、餐饮

  投资标的:

  生活半径:阿里巴巴于2015年8月,参与了C轮融资3亿元人民币。

  饿了么:阿里巴巴分别于2016年-2018年,参与了饿了么两轮投资及最终收购,共计投资额达117.5亿美元,饿了么自建了即时配送物流调拨平台。

  3、网络快递:

  模式特点:物流成本低、供应链高效、物流难度大

  适用品类:非标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饰品、家居(木制品、布艺、园艺)、定制商品、奢饰品等

  投资标的:

  2008年-16年,连续投资百世,

  2015年,投资圆通速递,

  2018年,投资中通快递

  2019年,投资申通快递。

  

640.webp (36).jpg

 

 

  作为比较来看,腾讯在物流领域的投资版图,主要投向了仓干配和即时配送两类模式,在网络快递领域布局存在空白。

  仓干配

  汇通天下:腾讯于2015年-2018年,参与了G7汇通天下的三轮投资,共计投资额达3.95亿美元。G7汇通天下为公路运输平台,与电商物流交集主要为干线运输。

  满帮:2018年4月,腾讯投资货车帮与运满满合并后的满帮集团,投资额达19亿美元。(注:腾讯于2015年-2017年,参与了货车帮的三轮投资,共计投资额达3.056亿美元,后来货车帮与运满满合并为满帮集团。。)

  京东物流:2018年2月,腾讯投资了京东物流,投资额达25亿美元,京东物流是仓干配模式的代表,覆盖大小件全品类,具备从干线、仓、落地配全流程的服务能力。

  即时配送

  腾讯于2014年11月,参与了人人快送的A轮投资及最终收购,投资额达1500万美元,人人快递为即时配送物流模式。

  

640.webp (37).jpg

 

 

  我们认为从自我维度来看,阿里对于电商物流的投资是在各个环节进行自我升级与加强,不断强化全流程掌控力。

  (二)维度2:看向竞争对手,从探索到寻求超越

  复盘阿里对电商物流投资历程,同样是不断思索如何超越竞争对手的过程。

  从淘宝到天猫,阿里面对的竞争对手包括老对手京东以及新崛起的拼多多,我们观察公司在对物流领域的投资,在不同阶段有明显的侧重点,而这一侧重点是在直面与竞争对手的发展。

  我们认为可以分为4个阶段:

  探索电商与快递模式,起于2008:百世的成立与京东物流的相仿

  仓干配→标品→京东商城(2014-2016)

  即时配送→高频消费品→美团(2016-2017)

  网络快递→非标品→拼多多(2018-2019)

  

640.webp (38).jpg

 

 

  1、探索电商快递模式,起于2008:百世的成立与京东物流的相仿

  2003年,淘宝网成立,标志电商件业态开启。中国网络购物GMV从2007年的520亿,到2018年的9.4万亿,复合增速60%。受此驱动,07-18年快递业务量从12亿件上升至507亿件,复合增速41%,快递行业的主导从商务件转变为电商件。

  

640.webp (39).jpg

 

 

  以圆通为例:2005年成为第一家与淘宝签约的国内快递企业,将快递价格砍掉1/3。2005-2008年,圆通网络的淘宝日均件量从2000件暴增到28万件,年均件量72万件从1.02亿件,2008年淘宝件占圆通件量47%,从而使得圆通市场份额达18%,成功崛起。

  

640.webp (40).jpg

 

 

  电商与快递相互成就,网购渗透率快速上行,通达系以创新的加盟制架构和分布式路由承接了淘宝的爆发式单量。

  但网络快递发展初期的产能冗余不足、网络快递更为复杂的路由,造成了部分时点、部分节点的网络稳定性不足,以及信息化程度低,均影响了物流体验。

  这一阶段快递爆仓、快递丢件、快递延误等等负面事件发生较频繁,虽然事后看主要是线上零售业特征导致(巨大单量爆发增长、件量淡旺季波动大、长尾性商品直达C端导致的物流路由远比线下零售物流复杂),但当年舆论、电商卖家、消费者多归结于快递的加盟网络和落后管理。

  我们划分了9个因素中,其中4个因素属于线上零售业本身特质、2个因素属于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期面临的共同难题,仅3个因素属于网络快递自身经营管理问题。

  

640.webp (41).jpg

 

 

  但当时的舆论大多数指向了快递,于是电商自建物流成为了一种探索,最先提出的是京东,并且开始以自建物流作为特色。

  京东物流在2007年上线,百世同样成立于当年,并于2008年获得阿里的投资。

  我们不妨将两者做一个比较:

  京东物流:

  2007年上线自建仓储,2009年在23个城市建立配送站,2010年建成华北、华南、华东、西南物流中心,2011年亚洲一号开建,2012年获得快递经营许可证,自营干线,2013年上线极速达,2014年上线自提站,2015年开始开放物流服务。

  百世:

  2007年成立,2008年上线供应链仓储服务,2010年收购汇通进入快递行业,2012年收购全际通进入快运,2015年布局百世店家。

  双方几乎同一时间上线,从仓储开始,再到快递,干线运输,几乎是卡在时间节奏,不同的是京东是纯自营,而百世采取的是加盟制的方式。

  我们认为,阿里在最初对百世的投入带有对电商自建物流仓干配模式的探索,同时该雏形可视为为2013年菜鸟网络的诞生贡献了行业经验。

  

640.webp (42).jpg

 

 

  2、密集投资仓干配:瞄准京东商城(2014-16)

  早期网购用户逐渐进入收入增长期、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网购增长,增量主要来自向上升级型消费,品类拓展从小件拓展至大件,垂直品类从杂牌拓展至品牌。

  此阶段商品品类可以承受更高的物流成本,也期待更稳定的物流体验。

  京东强势崛起,2014-15年连续两年超过翻倍增长,而阿里GMV增速则是46%与27%,京东GMV与阿里的比重很快从13年的7%提升到了15年的19%,2018年已经相当于阿里的29%。

  这无疑阿里形成了冲击,阿里商流发展重心从淘宝转向天猫商城以及商城的部分品类(天猫超市、天猫电器)等,与京东强调自身及时、准时的物流特色,阿里开始密集投资仓干配物流企业。

  2014:投资心怡物流(仓)、卡行天下(干线运输)

  2015:投资沃天下(仓),追加投资心怡物流、卡行天下

  2016:追加投资万象物流(落地配)

  

640.webp (43).jpg

 

 

  

640.webp (44).jpg

 

 

  3、收购切入即时配送:同城市场瞄准美团(2016-17)

  新零售概念,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消费边界,从适合线上销售的品类拓展到适合线下消费的品类。根据零售行业高频带动低频的规律,生鲜和餐饮外卖均具有优秀的聚客效应,无论是对线下商超还是线上电商而言,都具备成为优质流量入口的潜力。

  生鲜具有高频、刚需、全人群覆盖的特点,是优质的流量入口。从购买频次看,生鲜整体的购买频次达到 51 次/年,甚至超过快消品总体的消费频次。

  餐饮外卖市场由于刚需、高频的特点,同样具备较大的市场总量和订单量空间。以美团到家(外卖)业务为例,2017年用户数量达2.5亿元,单日业务量达1120万单,年度GMV达1710亿元。

  

640.webp (45).jpg

 

 

  高频低利业务为美团带来了较低的流量成本与获客成本。2017年,美团GMV达3572亿元,仅次于阿里巴巴、京东、携程、booking;美团平台MAU达3.1亿次,仅次于阿里巴巴。2018年美团GMV达到5156亿元,同比增长44%。

  

640.webp (46).jpg

 

 

  面临美团等本地生活电商的流量入口争夺压力,和自身的流量红利焦虑,阿里密集投资了以饿了么为代表的本地生活企业。

  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饿了么作为外卖平台,具备巨大的外卖单量和与之匹配的即时配送物流平台。

  京东则推出了京东到家服务,收购了即时配送企业达达。

  以餐饮、生鲜为代表的高频消费品,迫切需要解决“极速快、准时达、成本省”三个物流痛点。而即时配送物流模式,以点对点破解这三个难题,使得物流时效从网络快递时代的2-3天、仓干配时代的1-2天买入了分钟级时代,推动电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边界扩张。

  

640.webp (47).jpg

 

 

  然而,即时配送的物流模式,也存在3个痛点:

  1)覆盖半径更小,并且局限于实体商业支撑区域,难以拓展县域与农村市场

  2)覆盖品类少,可配送生鲜、餐饮等高频消费品,但难以覆盖长尾非标品。

  3)物流成本仍然不够低,尽管成本低于仓干配,但仍然高于网络快递。

  这导致即时配送主要适合于电商上半场的升级市场,在电商下半场对下沉市场的争夺中,具备“成本低、覆盖广、品类长尾”的网络快递又发挥了主力作用。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