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物流技术问题难预测,小心资本吸金“噱头”

来源:微金网 | 2018-07-25 23:08

  快递配送速度与日俱增,消费者对末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期不少地区出现配送不上门现象,物流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着手研究无人配送技术。

  近日,微金网小编在网络看到京东宣布,无人配送站研发成功,并宣称这是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自提站点。苏宁物流则表示,到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利用AI的无人时代似乎已在物流快递行业率先实现。

微金网:无人物流技术问题难预测,小心资本吸金“噱头”

  但对于物流行业发展来说,若无人化技术能在物流领域实现突破,必定有莫大好处。但目前无人技术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未成熟,需要谨慎其发展成为资本吸金“噱头”。

  提到无人物流,恐怕很多人会不由地联想到“无人超市”。同样是带着“无人化”光环的一类新型服务,无人超市在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可随着热度的冷却,有关服务质量的批评随之出现,有不少无人超市甚至必须退化到“有人化服务”才能正常运营。在微金网经济学家看来,无人技术在快递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若克服现实瓶颈也许未来将成为一大趋势,但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是为了通过无人技术吸引资本并带来市值上涨,而这样的资本风险还需要投资者的谨慎。

  眼下,有不少人将无人化技术,标榜为物流行业中的“黑科技”。事实上,无人化技术的推广,也的确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诸多畅想。可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黑科技”并不重要,毕竟无人化技术的运用,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直观的享受。消费者能不能从中得到便宜、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务,才是无人物流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

  有不少企业声称,在其物流系统中,运用到了无人机、无人仓储、无人卡车等尖端的无人化技术。相关消息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不禁令人疑惑,这些技术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要知道,物流系统是一个需要高度稳定性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就目前来说,无人机受电池、载重、天气、操作性等影响,在近几年内所提供的配送服务,恐怕比不上快递小哥实在,而看上去“高度智能化”的仓储机器人,在搬运大件货物方面,也难以达到“人类双手”的标准。至于无人卡车,且不说无人驾驶还需要突破安全顾虑,试问有多少企业有资本持续使用L4级的智能卡车?

  当然,也有人会说,无人物流的最大作用,在于减少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可换一个角度看,技术的开发使用也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眼下“人工智能”技术还未“落地”,无人物流所需要的智能化技术成本不容小窥。虽然有调查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消费规模已超过12万亿,可利润率不高的问题也依旧存在,物流企业维持无人物流的开发和运作,难度不小。

  微金网负责人对“无人物流”概念作出评论:对物流企业而言无人物流,目的并不在于实现技术的深度运用,而在于吸引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关注赚热钱。然而,有不少现实事例表明,盲目炒作新概念,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资源的虚耗和技术的浪费。希望在无人物流蓬勃发展的当下,有关部门能加快技术规范的制定,同时防范炒作现象的滋生,为行业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