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RFID读写器会出现吗?(上)

来源:RFID射频快报 | 2006-04-21 15:30

  市面上已出现能读取EPC Class1亦接受条码数据的读卡器

  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希望把所有的RFID读卡器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制造一种能够识读各种条码符号和各种RFID标签的自动识别“通用”读卡器,这个愿望会实现吗?

  今年三月份在美国举行的Smart Labels USA会议上,来自美国国防部和通用电气的发言人表示,因为RFID在他们的工作中作用重大-并且他们使用了大量的RFID技术-所以为了最优化工作效率,他们需要一个“通用”RFID读卡器。

  目前,在资产管理、物品识别和物流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433MHz(有源)、13.56MHz(无源)和860-960MHz(无源,超高频)标签。理想中的“通用”读卡器可以通过配置,或者自动识别三种不同的RFID技术,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通用”读卡器可能吗? 


  每种RIFD技术都有其自己的空中接口和通讯协议;每种技术都要求不同的天线设计。事实上是新旧超高频族共存,互相使用不同的频谱通讯,并且这种程度的复杂性还不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的13.56 MHz协议。

  我们不禁要问,“通用”RFID读卡器能够创造出来吗?

  背景

  回顾一下条码的发展历史,对于认识RFID读卡器的前途是很有帮助的。条码读卡器使用光-可见光或红外光-而不是无线电信号来识读符号。换句话说,首先条码的空中接口是非常通用的。

  在早期,条码读卡器根据制造商所申请的专利,能够对一种特定的条码符号(RFID射频快报注:条码符号是组织条纹以及构成特定条码的间隔的一种协议。条码符号能编码数字、字母、特殊字符、控制字符或者这三者的任一组合。)进行解码。就在国际标准出现的几年之前,RRID也受到了这种限制。

  大多数的条码符号最后合并入一个公共域中。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为集装箱统一了U.P.C.和交叉二五条码(ITF)。美国国防部和美国保健产业条码委员会(RFID射频快报注:HIBCC,现在是美国保健产业商业通讯委员会),以及后来的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RFID射频快报注:AIAG)决定统一使用Code 39码。虽然美国国防部、保健产业条码委员会和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的数据结构和格式不同,但是其条码符号的解码算法不做任何改变。

  对大多数的应用场合来说,读取几种条码符号没有很大必要-即使存在多种条码符号。在很大程度上,读卡器的设计只针对特定的应用。例如,在传输扫描中,读卡器对大X度,低对比的ITF符号最敏感。而保健行业的扫描仪最初只需识读Code 39。

  对于大多数情况,处理器功率,存储器成本和几个芯片集中在一块解码器电路板上这些事实,都会限制解码能力。

  最后,读卡器变得高度智能,可以自动区分不同的条码符号。即使是这样,存储器的一些限制仍然存在,用户不得不选择使用哪种条码符号或者购买能够识读这些条码符号的读卡器。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