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没有独立的物流系统,主要通过苏宁电器门店集成。李斌表示,苏宁易购的物流系统不存在以上问题,“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订单区域化处理。”目前来看,苏宁电器地区性门店已经覆盖全国,3C家电产品各个地区性仓库都有,没货的情况下找就近仓库配货。
但是在物流方面,易购确实有一个挑战:小件物品配送。由于门店购物小件物品(如数码、小家电)不负责配送,消费者能够自提。易购扩充业务范围后,小件物品配送系统也继续完善。苏宁易购的强项在于大件物品配送,小件物品配送还处于强化阶段,建设时间比较短。
平台战略实施后,物流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京东与苏宁易购明显属于两个风格流派,一个狂野激进,一个稳扎稳打。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依靠物流体验,鲸吞电商市场。
模式现状
●亚马逊:1995年成立,先是通过销售图书,建立起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物流系统、IT基础建设服务,随后迅速扩充品类,成为“网络沃尔玛”。持续亏损8年,之后(2009年)开始盈利,在电子商务领域被喻为“神一样的企业”。
点评:生态系统已经很顽强,并且拥有极强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目前盈利状况良好。
●当当网:1999年成立,同样以销售图书为入口,但将自己定义为“网络书店”,并未趁此建立起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整合平台,模式较为单一。近两年来,被迫向“百货”转型,但物流、仓储系统目前还需加强。
点评:找准了切入口,图书销售毛利率高,适合开展电子商务,但较慢的反应速度令人遗憾。
●京东商城:2004年成立,最初以3C家电产品销售为入口。2010年,京东开放平台上线,随后开始扩充“百货”业务,并大规模投资仓储物流建设,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成长速度快,每年同比增长速度超过200%,去年销售额约为212亿元。
点评:3C家电毛利低,最初京东以“赔本赚吆喝”获取流量的方式以及激进的扩张速度引发争议,但目前发展形势良好。
●苏宁易购:2010年上线,以销售3C家电产品为入口,依靠苏宁电器既有的物流、采购供应系统,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开始酝酿去“电器化”扩充“百货”。7月5日,正式发布开放平台战略。去年销售额为59亿。
点评:拥有传统零售基因:品牌知名度,既有物流、供应链。然而,将传统零售的优势转化为电商优势是其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