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招商栽下梧桐引凤来
佛山高新区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内提外引”的发展策略,驱动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两个轮子,以内源型经济为基础,加快本地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以外源型经济为动力,“搬大树回家”,促进园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佛山高新区在招商选资方面,依靠专业化的水平和服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目前已吸引了IBM、神州数码、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松下电子、海尔电器、旭瑞光电、本田波箱、奇美电子、彩虹集团、台湾普立华、丰田纺织、香港新鸿基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181亿人民币的一汽—大众整车制造项目落户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投资108亿元的海尔(三水)产业园、投资57亿元人民币的中建材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项目落户佛山高新区三水园。据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统计资料显示,佛山高新区内企业户均年净利润和上缴税额分别达到1112.19万元和823.25万元,分别是全国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的1.34倍和1.11倍。
2009年11月22日晚,广州车展。这一天,大众中国宣布其“南方战略”,携手一汽在广东设立第四工厂、总投资超过百亿元。这块巨大的“蛋糕”,让东莞、珠海、湛江、增城等地政府闻风而动。而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所在的南海区,在第一轮筛选时甚至榜上无名。但南海园并不气馁,春节期间从投资促进、经贸、发改、规划等多个部门工作人员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制作出厚达10厘米的中文、德文两个版本的材料,除了区域概况、道路设施等常规情况外,年降雨量、相对湿度、地质情况及300年来的地震频率等信息也都一应俱全。近乎苛刻的德方高层终被南海的专业、高效、周到的服务所打动,毅然决定一汽—大众南方工厂落户南海园,该项目2013年8月将建成投产,首期产能30万辆,产值将达1000亿元,预计可以拉动2000亿元汽车配套产业链。
让资本之光照亮产业高地
就高新区建设而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佛山高新区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上市工作,截至目前已有上市企业13家。2011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广东省的“广佛莞”地区成为了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佛山高新区积极申请“新三板”试点,目前已形成后备企业梯队40多家,其中通过券商内核的企业5家,正在股改的6家。2007年作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在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园区面积近5平方公里,迄今已吸引84个项目落户,总投资达268亿元,总建筑面积227万,友邦保险、汇丰银行、中国人保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日本富士通、法国凯捷、IBM等服务外包企业纷纷进驻,已有40家私募创投机构进驻,募集社会资金达100亿元,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发展成为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和中国最佳私募基金及风险投资集聚区。
素有“金融书记”之称的原佛山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这样评价佛山高新区:“资本是产业肌体上的血液,佛山的未来产业之路发展上要继续打好金融这张牌,佛山高新区要当好这个领头羊。”
二次创业建设“中国智造金谷”
根据科技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国家高新区要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佛山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底出台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发展方案》,推动佛山高新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佛山市委常委、佛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主任、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寄语佛山高新区:转变积极发展方式的要义在于打造高端发展平台,聚焦各类优势资源。佛山高新区“二次创业”要立足自身实际,用国际化的视野,着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早日迈入国家一流高新区行列。
(一)明确战略目标
佛山高新区目前实际管理面积达593平方公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园区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特色产业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在全国园区中名列前茅;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极大提高并在省内园区领先;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接近国际先进园区水平。争取利用3到5年的时间加快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核心园区、独立财政、充分授权、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全国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
(二)明晰战略定位
作为“新经济空间”,佛山高新区凭借“佛山制造”的实力和优势主动出击,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线,加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全面提速“集群化、国际化、城市化”进程,努力将佛山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产业品牌号召力、创新创业吸引力、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科技产业新城区,全力建设成为“中国智造金谷”。
(三)创新体制机制
2012年6月,佛山高新区已被确立为佛山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佛山高新区致力于建立高效精干、高度授权、灵活运转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城市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在全市发挥窗口、示范作用;建立与国际惯例及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企业设立、经营许可、人才招聘、产权登记和跨境交易等方面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努力构建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加快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拓展城市空间
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总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规划2020年总人口为105万人,城乡建设用地178平方公里。定位为珠三角产业智库创新新城、珠三角城市化新模式示范城区、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枢纽新城。规划提出“一核、两轴、三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狮山中心区和佛山西站共建区域核心,两条“十”字形城镇空间拓展轴和城市品质提升轴形成城市发展的框架,产业、商贸、生活等多心、多组团协同发展,构建组团式城镇格局。
(五)优化产业布局
佛山高新区未来将重点围绕南海园建设,加快构建“三城四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三城”是指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