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世界网:同本土企业相比,您认为得逻辑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易频先生:与本土企业相比,得逻辑公司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无线应用领域,具备近四十年的开发经验,在工业级自动识别终端设备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线;
公司所有产品的各项工业指标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严格测试与认证,并在全球近十万的用户群以及各种恶劣的应用环境下经受了长期的考验;
公司长期关注无线自动识别领域的新技术发展以及行业客户不断产生的新的业务需求,持续升级与完善公司的产品线以及整体无线解决方案;
公司全球性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体系能够为合作伙伴及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支持以及实时到位的维护服务。
RFID世界网:得逻辑产品在中国应用和推广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有哪些?如何克服呢?
易频先生:目前得逻辑产品在中国RFID市场应用和推广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
行业用户对RFID的认知度不够同时对RFID技术能够带来的收益期望值过高;针对这一点,得逻辑加强了与最终用户的宣传和沟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用户结合自身的业务了解对RFID技术的应用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设计符合企业业务特点的RFID解决方案与业务操作流程,帮助用户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取得实际的收益。
国内RFID技术应用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行业针对RFID技术的应用项目很多都是试点项目或局部测试项目,尚未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效应。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最终用户真正尝到了使用新技术的甜头以及整个行业的各项应用标准及规范逐渐完善与成熟之后,才有可能开始大规模地铺开应用,并促使整个行业供应链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得逻辑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针对国内行业用户的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成功实施了多个有代表性的RFID典型应用项目,涉及领域覆盖制造、码头、电力、钢铁、配送中心、军事物流等等,相信在今明两年会在这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RFID世界网:请介绍一下得逻辑产品与国内产品有何异同?
易频先生:与国内的RFID产品相比,得逻辑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得逻辑公司在RFID领域主要专注于移动式RFID终端产品,以及基于该产品的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得逻辑公司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例如得逻辑的Workabout Pro G2无线手持终端产品,可以在此产品上灵活配置LF、HF、UHF多种RFID读写模块,方便应用于不同的业务领域,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与激光条码扫描模块以及无线网络模块同时使用;
得逻辑公司的RFID终端产品都符合IP65或以上的工业等级标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耐用性,能够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应用环境及场合,如多次从1.5米左右的位置摔落至硬质地面,在小雨天气情况下的户外使用,零下20度至50度的温度环境下的应用等等;
得逻辑公司的RFID终端产品的产品线较完整,包括Workabout Pro G2、iKon、7535、7530与NEO,以满足不同行业用户对无线RFID手持终端的需求,并能为合作伙伴与用户提供基于Windows CE、Windows Mobile及Windows Mobile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的系统开发平台;
RFID世界网:能否举一个典型的应用例子来说明采用高价格的得逻辑读写器的回报与价值。
易频先生:在我们去年实施的一个大型物流仓储RFID项目中,由于在仓库业务流程中既需要采集条形码信息、也需要采集RFID电子标签信息,因此最终用户对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集成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该设备能够同时读取一维条码信息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信息,最后用户选择了完全能够满足此要求的得逻辑7535手持终端产品,主要考虑的是以下几方面:
1、7535手持终端具备IP65的工业等级,能够充分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耐用性,使用的时间越长,该产品的总体拥有成本就相对越低;
2、7535手持终端能够将多种数据采集模块集于一体,并在客户需求发生阶段性改变的时候进行灵活地重新配置(如客户需要用二维条码替换原有的一维条码,只需要将终端设备上的一维条码扫描头换成二维条码扫描头即可),更好地保护客户的设备投资;
3、得逻辑的所有RFID终端产品都在全球各地的市场经过成熟的测试与应用,大大降低了中国用户的应用风险,提高了RFID项目的实施成功率,也能够为客户带来相应的回报;
RFID世界网:中国RFID的发展速度与您预期的相比如何?您认为有那些因素在影响中国RFID的发展?
易频先生:中国近几年的RFID市场涌现出了大量的设备供应商、软件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各行业用户对RFID技术应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与关注,也相应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需求,但是总体上来说,目前在国内RFID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企业在RFID技术初期试点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该项技术来解决的企业运作问题也不尽相同,尚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于RFID技术目前在中国由于成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