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RP项目规划时的六项禁忌

2008-06-24 14:37
从业务需求上来说,业务人员更加清楚公司的流程该怎么走,自己需要什么。这些内容都要业务人员跟实施顾问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IT人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无法跟顾问沟通实际的业务内容。若让IT人员作为中间人,传达,效果往往没有直接交流这么好。因为作为IT人员,不可避免的,考虑问题时,会从技术的角度考虑;而业务人员考虑问题时,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所以,在做ERP项目规划时,IT部门最多只是个助手的角色,而不可能在ERP项目中做到“主角”。具体来说,业务部门在做ERP规划时,在以下几个环节中,要起到主导作用。

    一是做需求调研规划时,要把业务部门放到第一线,IT人员最到只起到个协调作用。因为业务部门人员最清楚自己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二是业务流程重组规划时,业务部门的骨干人员要主导流程重组的开展。业务流程重组时,业务人员要分析现有流程与顾问提供的参考流程的利弊,确定出更时候企业管理流程。这个工作,对于IT人员来说,是无法完成的。

    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很多企业负责人,想一下子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有点不切实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通过ERP,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如冰块般,融化掉,这是现实的。

    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是有惯性的,人的习惯也是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让用户一下子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这是不可能的。从ERP规划来说,只能一步步来。每天该掉一个与ERP操作不符合的流程,对ERP来说,就是一个顺利。想想看,ERP项目实施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就拿三个月来说,就90天。用户能在90天内,改善90个操作流程,那对企业来说,这种进度速度已经是不可以想象的了。

    另一方面,用户的认识也是一步步来的。用户不可能马上接受ERP的全部理论与方法,对此,有个认识的过程。

    再者,ERP实施的工作量与难度,也决定ERP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ERP项目实施,一般都要求分步实施。如先上销售、采购、财务、生产、库存等模块,再上质量、工序、成本,再上排程、看板管理等高级功能。这些实施方法论,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

    六、忽视ERP的后期维护,使得ERP项目功亏一篑。

    很多客户有这种现象,就是ERP项目刚上线时,ERP运行的是有模有样的。但是,运行一年后,再去看一下的话,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其操作的效果,远远没有刚开始运行的那么好。为什么呢,因为ERP项目一上线后,企业就放松了,认为ERP项目成功,也没人去定期的监督ERP的操作流程、核对数据的准确性,最后使得ERP项目成为了个花瓶,成为了鸡肋。

    这都是因为在做ERP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后续的维护问题。一般在做ERP规划时,都要考虑培养一个企业内部的ERP实施顾问,他的职责是前期作为公司与ERP实施顾问之间的交流的协调者,配合顾问作好ERP项目的实施工作;ERP 上线后,他就要负责起整个ERP系统的维护工作,特别要注意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员工的操作流程。因为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若没有持续的监督,很可能员工不良的操作习惯,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

    所以,做ERP规划时,要注意到这一点。把培养企业的内部顾问与ERP系统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放入到ERP的整体规划中去。(AMT)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