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巨亏之下,京东外卖是止损,还是加码?

2025-09-11 11:42

  京东将外卖食材采购与生鲜电商采购体系打通,形成规模化集采优势,北京试点仓:外卖食材与电商生鲜共用仓储,周转效率提升40%,预计2026年协同采购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带来成本优势。

  外卖亏损背后的战略逻辑是协同创造价值,比如物流网络协同,复用仓库,混和配送;终端触点协同,50万骑手成为移动销售终端,配送箱变身广告位,月均触达用户8亿人次;试点“带退货”功能,骑手配送外卖同时收取电商退货,降低用户退货门槛;正在测试“即时购”服务,用户可临时加购骑手随身携带的零食、日用品。

  通过外卖与供应链的融合升级,实现掌控力价值:对上游生产端,通过规模化集采提升议价能力;在物流环节,通过混合配送降低边际成本;在终端触点,将骑手转化为移动销售网络。

  对京东来说,外卖之争,实则是中国零售业从流量竞争向供应链竞争演进的关键转折,当横向扩张触及天花板,纵向整合的效率提升便成为超额利润的唯一来源。

  四、方向不能错

  真正的胜负,要等多年后回头来看,今天,京东外卖则要有明确的、正确的市场方同。

  资本市场对亏损的焦虑是短期的,而对格局的判断是长期的,需要的不只是资金和资源,更是节奏感与耐力,未来几年,中国电商的核心竞争将不再只是流量争夺,而是“价格+体验”谁能更稳定、可持续地兑现。刘强东一手用外卖和新业务打开增长的新边界,一手用低价与会员体系牢牢守住基本盘。

  美团CEO王兴表示,“在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之后,一切将归于基础,基础是什么?是选品、价格以及服务和交付。大家知道,京东布局外卖,其实是布局即是零售,然而,即时零售与电商零售的区别在哪里呢?一个是“仓到家”的服务,一个是“店到家”的逻辑,背后的游戏规则截然不同。

  京东擅长的前者,其京东物流和供应链仓储优势,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而后者,面对的是楼下三公里内的无数个小商铺、小餐馆、前置仓,是在一个极度碎片化、动态变化的本地市场里,建立一个超高效率的、即时响应的、短途的配送网络,京东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脚踏实地的精神。

七鲜.png

  因此,京东自己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在最苦最累的赛道上,用十年的时间,一砖一瓦地,踏踏实实地搭建起来。京东外卖,是京东穿越周期的布局,道路艰难险阻又漫长,但只要坚持为餐饮等行业提供价值,不能一味追求低价、实现平台、商家与消费者的三方共赢的理念,最终总能有机会到达目的地。

  从更深的角度说,刘强东布局外卖,是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时,对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这种长线思维在短期主义盛行的资本市场显得尤为难得。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或许还无法断言京东选择的正确性,什么时间京东能让外卖业务“自我造血”,才是终点,这是一场豪赌,而京东的算盘,只有时间才能验证。不过,京东外卖的这场豪赌胜负,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零售格局的重新洗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