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

2024-03-07 10:38

  廖增太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完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政策,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人工智能领域的特殊性,对人才成果进行科学公正评价,尊重并保护人才创新权益。(经济观察报)

  全国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关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点关注科技方面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以及教育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话题。

  近年来,我国对人工智能(AI)的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AI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以及人才培养,为AI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文在采访中提到,今年他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期待通过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推动高技术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出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高文就曾提出建议,支持深圳探索建立“低空经济示范区”。他表示,今年也会继续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高文认为,“我们要跟上科技快速发展,也要为跟不上发展速度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照,包括培训或者其他就业机会。”他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办事,关注弱势群体,提出好的建议并推动对人民利好的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深圳新闻网)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董事长熊建明:加强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加速赋能各行业,在公共安全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董事长熊建明建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在公共安全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熊建明表示,人工智能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出行安全、人员疏散场地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及施工安全、防火消防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实现全天候24小时在线检测、监测、识别、分析各种公共安全的实时情况。事实证明,AI、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是当下实现全方位公共安全管理的有力抓手,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熊建明表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人工智能在这些公共安全领域的监控、检测、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定位与轨迹追踪、危险源监测及管理与预警、安全事故溯源与分析等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圳特区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人工智能要紧密切合产业升级需求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建议,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要树立目标导向观念,人工智能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升级需求密切结合,给工厂、产业、行业装上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大脑”。

  钱锋表示:“很多人讲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会把人工智能几个字看得很重。但在我看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说到底是如何以数据、算法、算力来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其中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和手段,关键在于搞清楚制造业的需求、难点和短板是什么,并把人工智能技术与其紧密结合、寻求破解之路,而不是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发展‘两张皮’。”

  在钱锋看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生产模式进行变革,包括生产过程数字孪生、智能计划、智能调度、智能地工艺实时优化、智能调控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模式,实现生产、管理、营销模式的变革。”钱锋说道。

  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转型,需要借助现代服务业来实现。在钱锋看来,这些为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的行业,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来源。例如,当前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原材料企业生产操作的“手和脚”(即自动控制装备和系统,如执行器、DCS、PLC、SIS等)和“眼睛”(即各类传感器、检测仪器仪表等)都已比较先进,“神经中枢”(即各类网络通讯等)也已日趋完善,亟须为企业装上“集市场需求、研发设计、产品营销、资源配置、生产制造、绿色低碳为一体,需求快速感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智慧大脑”。

  而如何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钱锋认为,从内涵上讲,就是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制造过程等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高值化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为目标,创新物质加工和转化制造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的自主智能协同调控技术,实现既有生产方式和模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引导实体企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高效配置资源能源、精准管控安全环保质量、基于数据实施高效决策、为产业链条深度赋能,从而打造“智造新实体”。

  除此之外,钱锋还强调了制造业升级改造过程中产业链安全可控的重要性。钱锋表示:“数智技术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工业软件很重要,工业软件‘定义制造装备’,它既可以助力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创制,也可以支撑生产制造过程高端高效、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等,必须自主可控。”(中国电子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推进AI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带来了关于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打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构建可控可信的安全防护体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杨杰指出,当前,AI大模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推动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快从“+AI”向“AI+”转变。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