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资百亿,供应链造假太猖狂

2023-12-18 19:31

  供应链公司造假或围绕供应链业务造假并不是个例,从现有事件来看,或许还是有不少案例可供参考,这些公司的目的无外乎为这三个,一是做大营收规模,凭借资金流向金融机构套取贷款和融资;二是做大市值或估值抬身价进行套现;三是在结算支付环节占用交易方巨额资金搞利益输送。   曾有“区块链第一股”之称的易见股份,主营业务为供应链管理及保理服务、数字科技服务,其6年间借供应链金融之名,虚增收入超500亿元、虚构利润超40亿元!今年5月18日,易见股份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已经决定终止易见股份上市。从造假行为来看,易见股份堪称供应链造假“百科全书”,比如利用之前开展过真实业务21家核心企业,通过私刻其他企业的公章、虚构基础购销业务合同和单据、伪造代付款及保理业务合同等方式开展虚假供应链代付款业务、虚假商业保理业务和虚假供应链预付款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同时大量开展无商业实质的供应链贸易业务,通过体外账户向贸易对手方支付贸易差、服务费等费用,扩大收入规模,粉饰经营业绩,虚增贸易收入和利润。2019年,泉为科技其旗下国立供应链(现已更名为广东粤立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以船运方式交易的二甲苯贸易业务,经柯某等人介绍,与8家供应商签订二甲苯采购合同,开展38批次交易。正是通过原控股子公司,泉为科技上演了一场“自导自演”的贸易交易。据广东证监局告知书披露,在这笔交易中,供应商和客户存在明显异常关系,租船合同、运输单据虚假,采购、销售环节均无货物实际交付航运运输,购销货款存在资金循环情况。国立供应链在明知相关交易多个环节明显异常,仍将上述业务按照内销产品销售业务模式全额确认营业收入,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通过资金循环,在一年半时间国立供应链虚增9亿元营收。在本案中,根据证监会罚单,泉为科技及其董事长等高管共被罚款440万元。为拯救难看的净利润,2017年做减速电机、齿轮箱等传动设备起家的宁波东力斥21.6亿元收购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年富供应链,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故事。因为并表,宁波东力的财报终于亮眼起来,然而没多久,宁波东力就跳出来说“年富供应链历年经营亏损,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虚增资产,数据严重失真”“年富供应链财务造假时间长,造假手段多样,客户配合造假”,以合同诈骗为由将年富供应链告了。   原来,年富供应链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润,虚增应收款项,隐瞒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等行为。比如在出口环节,年富供应链以服务费的名义,将货物(仅整机,不含物料)的价格在出口委托价的基础上虚增1%、3%或 5%,形成报关价;在外贸环节以服务费的名义,年富供应链将全部货物的价格在报关价的基础上虚增1.95%,形成境外销售价。比如虚增境外代采业务收入和利润,将坏账转为年富供应链对其关联公司的虚假应收款项等,通过此类造假行为,年富供应链累计虚增收入35亿元,虚增利润4亿元。2018年,年富供应链宣布破产,随后其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供应链总裁十一年,财务总监八年。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